admin @ 04-15 07:25:36   全部文章   0/343

彭家驹博物馆丝毫不输游乐园,你只需get正确打开方式!-团妈and汤团

彭家驹博物馆丝毫不输游乐园,你只需get正确打开方式!-团妈and汤团

彭家驹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苏格拉底
五岁半的大女儿小颀最近很迷《凯叔讲历史》,一个个小故事听得津津有味。在她听完先秦部分之后,为了表示支持和鼓励,我和先生决定带她去历史博物馆实地看看。

要不要带上两岁半的二女儿小葡? 在这个问题上我和先生产生了分歧。
他担心妹妹太小,什么都不懂,可能会觉得无趣。
我则认为,不管妹妹能不能看懂,都该带去,一来不能让孩子感觉被区别对待,二来不能以己度人,说不定孩子感兴趣呢?说不定人家能看懂呢?再说就算看不懂,去体会一下博物馆肃穆庄严的氛围开阔下眼界也是好的。
我的建议最终被采纳。就在上周末,我上班的时候,爸爸和姥姥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了历史博物馆。

先生陆续发来照片和视频,不出意料,我看到姐姐小颀十分享受博物馆里的时光,投入而专注地一件件细看有关先秦的文物,还学着讲解员的样子对着镜头有板有眼讲给我听。

没看到小女儿的照片和视频,她会享受这次有点高深的博物馆之旅么?
我也没底,下班回家的路上,心里充满好奇。
结果一进门,小葡小鸟一样扑进我的怀里,开始滔滔不绝向我讲述今天的见闻。
"妈妈,博物馆特别好玩,有贝壳做的钱,叫贝--币--"
“妈妈,博物馆有会敲的钟,叫编--钟;还有会敲的片片,叫编--磬。”
“妈妈,中山怀王刘修有件特别漂亮的金--缕--玉--衣--”
令人吃惊,她竟那么满心欢喜,并记住了那么多细节。
先生告诉我,从头至尾,小葡一直像姐姐一样用心去看,去听。小短腿累到走不动的时候,就让爸爸抱在怀里,将文物背后的故事一件件细细讲给她。

孩子走心了。事情过去好几天,还缠着我帮她上网查查,想再看一眼金缕玉衣。
派驻欧洲的日子里,有件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每次去博物馆、艺术馆或美术馆,总会看到很多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成群结队前来参观。
老师讲解的时候,孩子们就席地而坐,宛如上课,一呆往往大半天,有时还会在里面用餐,真是名副其实的“泡”博物馆。“泡”馆的孩子们,有大有小,有十几岁的中学生,也有四五岁牵着一条绳索防走丢的小小孩。年龄虽不同,同样的却是脸上认真严肃的表情。

彼时的我还心存疑惑,这些蚂蚱一样的小孩子,能看懂什么?
没成想几年之后,自己两岁多的女儿就给出了一份这么棒的答案。

要想在广阔的时空中找出并理解自己的坐标,博物馆是个再好不过的去处。那里有最直观的浩渺与精妙,时间与空间;有人类最辉煌的历史,也有地球最沧桑的变迁。而要想进入这座知识的宝库、艺术的圣殿,年龄和知识水平从来不是必要条件。
只要注意低龄宝宝的几个特点,采用合适的方式,同样可以引导他们把博物馆“泡”出浓浓的滋味。
宝宝观展有好恶,成人观点莫强加。
有次我带大女儿去美术馆。本想带她去看展出的画,结果一进门她的目光就完全被一场装置艺术摆设的生活用品模型所吸引。
“妈妈,这是什么?”
“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为什么这些东西要放在一起?”

女儿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于是放弃了引她去看画的努力,转为和她一起探讨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生活用品被摆放在一起的意义。我们分别提出很多有趣的猜测,这一次的出行也变得妙趣横生。
博物馆里最不缺少的就是艺术品。是不是大师有什么关系?贵不贵为天价又有什么区别?孩子的眼里没有高低,没有贵贱,没有名气,只有感兴趣与不感兴趣。喜欢的,多看一会;不喜欢的,就略过去。艺术,本身就是为了让心灵感觉更放松,更舒适,更自在。没有什么展品必须要看,没有规定要看多长时间。自由自在就好。尊重孩子的感受,不用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他。宝贝享受在馆厅内的这份安然,并找到自己的兴趣,才会发自内心爱上去博物馆/美术馆。
好奇宝宝问题多,讲解可抓五个词。
这五个关键词,就是What, when,where,How, Why。
我的主业是新闻摄影。上面这五个关键词其实是新闻五要素。有趣的是,我发现这五个词同样可以帮助宝宝由浅入深了解博物馆。
这件展品是什么?它是什么时期的?被发现于何处?它是怎么来的,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为什么历史的沧浪中唯独它被淘出,代表自己的一类被放入博物馆供后人参观?
五个问题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家长朋友可以依据事先准备好的背景材料,或借助租好的讲解器,或通过聆听讲解员的介绍,来帮助宝宝把这些问题一一弄清。

别低估宝贝的理解力,就如同别低估一颗种子发芽的力量。孩子对信息的录入、储存与应用能力远超我们的想象,对未知的接受力和理解力也远在我们之上。世界对于他们,只有知道和尚未知道之分,而从无接受或理解不了。
因此,不设限、不小看、用平等的心态和语气去面对孩子,向其展示这些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永恒秘密,才是引导宝宝“泡”馆的正确打开方式。
幼小宝宝易疲劳,博闻强识花样多。
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曾说过一句名言:我听到,便忘记了;我看到,便记住了;我做过,便理解了。
很多西方的博物馆都有专门针对孩子的参观或学习的服务,并且设置有丰富多彩的互动教育环节。现在我们身边一些理念先进的博物馆也开始开展类似的活动,比如夜宿博物馆、夜宿海洋馆、小小考古家、小小原始人、手工做拓片、体验印刷术、小小讲解员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讲解参观相结合,孩子们的博物馆之行完全不会枯燥乏味、死气沉沉。反而能让宝贝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知不觉间开拓眼界,兴高采烈中提升修养。
细小的雨滴落在海面,不留一丝痕迹,但那正是大海浩瀚无边的来历。塑造出一个美丽灵魂的,不光是她/他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遇过的人,还有自小看过悦目悦心的一件件美物美器。

有空的时候,带上宝宝去博物馆吧,别在乎孩子很小,别担心知识深奥。学习永远不嫌晚,启蒙从来不怕早。不给幼苗设置藩篱,未来就会还你一片美丽的花园。
作者简介:
“春田采桑子”,媒体从业人员,曾任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和比利时布鲁塞尔特派记者。心怀家国天下,情系一夫俩娃, 开有公号“贝壳上的海”,与父母一起探讨分享生活中和育儿路上的问题与心得。
· 精 彩 猛 回 头 ·
戳下图可了解更多往期精彩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