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6-22 11:35:29   全部文章   0/332

搞笑图片表情【视频】【月亮湖】转识成智-月出MOONRISE

【视频】【月亮湖】转识成智-月出MOONRISE
谨以此篇献给母校浙江大学。祝福母校120周年生日快乐,祝愿母校
生命之树常青!
求是精神常存!


今天来说说一个新鲜名词:转识成智。在咬文嚼字之前,先播放一小段前不久风靡我国的英国BBC拍摄的大剧《神探夏洛克》片段(喜欢英式英语的观众有福了!)

在这部剧中,最常出现的就是上述画面了:夏洛克脑子里出现各种符号、信息(那叫记忆,或信息存储),进行快速的选择判断等(那叫信息加工古之色狼,加工的效率跟记忆的容量和方式,即存储信息的总量和方式,以及工作时的注意力状态有密切关系),由此应对具体的当下情境。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夏洛克。我们的大脑每天也都在同样飞速地运转,帮助我们处理生活中出现的所有事件。可是我们并不觉得自己也能料事如神?那就和上面提及的各个具体方面有关了。如果我们的脑重量、脑结构没有显著的差异,IQ测试也在正常范围之内(以上是基本的生理配置和性能),以及平常有良好均衡的营养(保证大脑所耗能量的供给)、充足的睡眠(保证大脑有足够的休息)和专注的思维习惯(保证大脑积极高效的工作状态),那么我们的信息存储及加工似乎就相差不大了。
这样就足够了吗?当然还需有比较合理的信息存储方式。就好比在家里放置各种物品一样,有条理地进行摆放,常用的放在容易拿取的地方,如此等等,到了需要物品时,就能很快找到它了。记忆中的信息存储也是如此:存储得当,提取也会高效。这也正是区分“碎片式学习”跟“系统化学习”效率的重要方面。鉴于此,让小朋友从小做做家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改进他的记忆方式和效率,也有一定的益处。

这样就足够了吗?事实上,除了IQ的正常发挥,还有EQ也很重要。我们不是提倡“快乐学习”、“赏识教育”吗?尽管一方面由于各种知识积累、技能培养让我们显得有些“疲于应付”,但我们丝毫不能忽略好奇、兴趣、信心的保持。或许有些家长和学生渐渐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去除功利心(当然在面对具体的时机,如升学考试等,加强重视是应该的;但若整个学习过程都是为了考试和功利,则是残忍地剥夺了学习者的快乐)有助于减轻学习焦虑,以及保持和提升学习热情和信心,由此极大地改善学习效率。

这样就足够了吗?这样我们就能成为神探夏洛克式的神奇人物了振升铝材?显然我们很难期待,只要满足以上所有条件的小朋友,就能成为夏洛克(注:那也不一定哦!)。我们也发现,在我们身边的大学生群体、成年人群体中,似乎这样的人物也不多见。而且,关于人类的最高认识境界,一定还有上面所未曾触及的东西。那是什么?
这里我们提出了问题:如何通过大脑的合理运用实现最佳学习和工作状态?能够做到“料事如神”、“下笔如有神”、“出神入化”?这也正是“转识成智”要解决的问题。要得到终极答案,势必走向宗教或哲学,但无论探讨方式如何,语言生动与否,其最终都是为了启发我们找到“转识成智”的可行性路径。
以下第二部分从文字学视角解释“转识成智”的意思,第三部分转述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智慧说”对于“转识成智”问题的理论思考及见解,第四部分介绍跨界大师乐易先生关于修行以达“顿悟”智慧的具体途径。

根据谷衍奎的《汉字源流字典》,“识”最初写作“戠”,后添加了言旁为“識”(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识”的繁体字),再之后“戠”用声旁“只”替代,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识”。
“识”的造字意义,从武器上的饰物转为辨认、认知的意思(当然还有引申为标志之意,这里不展开),再到记住的意思。《论语》中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成语“博闻强识”,都是后面的这层含义。另需留意的是,“识”最初读作“志”,用作动词,这两个例子中便是如此;后来又有了名词用法,如“远见卓识”,相当于我们说的“知识”,读作“实”。

同样查阅《汉字源流字典》,得知“知”和“智”同源。其造字从口从矢(箭),表示言词敏捷(另根据象形字典www.vividict.com,也将二者的会意解读为谈论打猎、行军的经验)。后引申出“懂得、了解”的动词意义及“经验、常识、真理”等名词意义,另有觉知之意。
应该说较早先秦文献中仍用“知”表示后逐渐分化的动词“知”和名词“智”,读不同声调以区分意义。如孔子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前面的都是动词,最后一个为名词。

下面的截图来自大型工具书《故训汇纂》,截取了“知”和“識”的部分训诂内容,可以看到,“知”和“识”在很多时候是同义或近义用法,我们今天使用“知识”一词,源于它们的密切关系。当然,二者的意思也存在明显的使用区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知”和“识”意义的异同,这里引用一段比较权威的词义异同辨析(感谢吕老师指导)双生侦探。想要最便捷地记忆和区分,可记住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在古汉语中,“知”和“识”都是表示人对外在事物的反映,凌宝儿但两者有反映方式的不同。“知”侧重的是人的感觉系统,由感觉系统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反映于人脑叫“知”。即“知”是一般的知道,“识”属于人的记忆、分辨能力,主要是通过视听系统的感知和大脑的记忆,分辨系统所进行的认知,所以常常是比较深的认识。所以,“知”经常和表感知及其程度的晓、觉等结合使用。至于“知”当“智”讲,“识”当“记”讲,二者则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了。
在“转识成智”中,“识”指的是今天的“知识”一词(对应英文knowledge),或也包含冯契先生说的“意见”即带有主观的认识判断,见下一部分。而“智”的意思显然应高出“知识”,比常识、知识体系要更胜一筹。这便是今天“智慧”一词(对应英文wisdom)之所指。
再说说“慧”。在《汉语源流字典》中与“惠”放在同一词条,是“惠”的通假用法。 “惠”会专心之意,又有《说文》“惠,仁也”,如今天所说的“贤惠”、“恩惠”。
“慧”则表示聪明的意思,此外“慧”还有“了悟”之意。


在《故训汇纂》的考证中,“慧”主要表示才思敏捷的意思。

根据上述来看,“转识成智”中的“智”所言之“智慧”,应不仅仅指的是“才思敏捷”,例如“急中生智”的智慧,其偏向知识的功用;它应该更要指更高层次上、或说根本层次上的真理、大智慧、豁达无碍的精神境界。
认识了“转识成智”中的相关字词:识、知、智、慧、知识、智慧等,我们可稍作休息,插播一个时下热播剧《驴得水》片段。

《驴得水》电视剧归类为喜剧,有个朋友却跟我说看完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我只看过话剧版的《驴得水》,眼睁睁看着一群有理想的人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京腾计划,而事实上人们确实是带着笑走出演出大厅的。这说明这颗药的糖衣部分包得真好!而它的药效易炼红简历,是要根据不同体质发挥作用的。
回到本文的主题,之所以插入这段“题外话”,是想用这个例子跟《神探夏洛克》形成对比:夏洛克总能临危不乱,“急中生智”,而“驴得水”的同事们却是完全乱了分寸,就像卷入了时代的漩涡,越挣扎越是深陷。通过这个对比,想把读者再次拉回到本文第一部分提出的那个问题:如何才能做到“转识成智”?做不到,就只能被物(境)转,被动牵着走;做得到,则能够转物(境),在困难面前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对此,我先感慨一声:转识成智不易,当需坚守初心。

本部分摘引冯契先生《<智慧说三篇>导论》的部分内容,读者自作领会pdd扔蛇,本文不另作注解。
我早就对哲学有兴趣,进大学考的就是哲学系。当时的考虑是:要救国,就要有理论,最根本的理论是哲学;我对数学、科学、文学、哲学都爱好,学哲学大概最能满足我广泛的兴趣。在大学学习期间,我涉猎甚广,中外哲学书籍也读了不少。但真正感受到自己有一个哲学问题非要解决不可,是在昆明清华文科研究所作研究生的时候。我那时跟从金岳霖先生读书,认真读了他的《知识论》手稿和《论道》。和金先生讨论时,我感到碰到了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

金先生说他在写成《知识论》之后,…认为“治哲学总会到一说不得的阶段”,说不得的东西如何能说?这是他当时甚感兴趣的哲学问题。
我后来认识到,我和金先生讨论的问题实际上是知识与智慧的关系问题一双旧军鞋。…包括两方面:首先要问如何能“得”?即如何能“转识成智”,实现由意见、知识到智慧的转化、飞跃;其次要问如何能“达”?即如何能把“超名言之域”的智慧,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亦即说不得的东西如何能说、如何去说。

后来我从庄子《齐物论》中得到一些启发,在1944年写成一篇论文《智慧》,后发表在《哲学评论》上。…我当时的提法是:在由意见、知识发展到智慧的辩证发展过程中,意见是“以我观之”,知识是“以物观之”,智慧则是“以道观之”。单纯从“观”来区分认识的阶段,未免把问题简单化了。后来我在提法上稍作改变,把认识过程看成是从无知到知、从知识到智慧的运动。我的任务就在于阐明从无知到知、从知识到智慧的认识的辩证法。
哲学要求把握具体真理的认识有其为科学认识所没有的独特问题,那就是: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交互作用中如何转识成智,获得关于性和天道的认识?这样一种具体的认识是把握相对中的绝对、有限中的无限、有条件东西中的无条件的东西。这是超名言之域,要通过转识成智,凭理性的直觉才能把握的。这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说的“顿悟”,是通过转识成智的飞跃,豁然贯通而把握的。
哲学的理性直觉的根本特点,就在于是具体生动地领悟到无限的、绝对的东西,这样的领悟是理论思维和德性培养的飞跃。它是思辨的结晶,还需用思辨的综合加以论证;是德性自由的表现,还需在言行一致的人生实践中加以自证。所以这个飞跃是理性直觉,也是思辨的综合和德性的自证。

从冯契先生的“转识成智”陈述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所谓的智慧已经上升到终极之道,而转识成智是知行合一的过程,是人类认识的飞跃。有一点我们一定要了解,既然是飞跃,那一定是超出我们的常识,对我们日常所知会造成冲击,因而才有《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才有《论语》说“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如果读者准备好挑战自己的常识了,那我们直接来看古人对道的陈述。《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原本空空如也“无极”,一开始什么都没有;却有一个空性“太极”,即量子力学所说的量子纠缠性。《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正是这样的空无,变幻出无穷的色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要把这个世界、宇宙想象为本原是空、整体为空,太难。就好比让人想象我们并非站在坚实的大地上一样难。不过,假如我们在认识的过程中稍微纳入一点科学精神,允许在某个不确定的前提基础上进行演绎推理,那么我们可以先假定,我们最终将要获取的智慧,就是物质性空。基于此,我们对人生犹如红楼一梦的感慨,是不是觉得更能接受了呢?也就是说凶兽时代,无论生命,还是物质维持的星球、宇宙,他们都不是永远不变的,他们都是以事件的形式存在并消亡。相比层出不穷、生生灭灭的万有,虚空是本质的,而这生生灭灭的过程即是在天道规律的作用显现,能够为人类所理解和领悟。而一旦获取了这样的智慧,就到达了幸福的彼岸(东方智慧持这样的观点);认识天道以启发人道。也就是说,“转识成智”的艰难历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开生活的困惑桎梏,让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子贡评价孔子说:“仁且智,夫子既圣矣。”这正是获得智慧的表现,真正的智者必定是大德大仁之圣人。冯契先生的“思辨的综合和德性的自证”思想与此是一致的。对于只希望获得智慧而摒弃仁爱精神的人,是难以获得真正智慧的。因为仁和智就是我们精神本性的体现。乐易先生在《明道显性》的序言中说:“我们所讲的精神作用也就有了两种作用,前一种是精神的自明作用(智慧),后一种则是智慧的彰显作用。对于人类生活而言,后者智慧的彰显作用,其结果折射出来并付诸行动的就是充满仁爱的幸福生活。”

如果读者继续假定上述分析是合理的,那么接下来介绍乐易先生讲述的“消俗虑,明理境,正心态,几空灵”四个阶段,才成为我们切实可行的成长和飞跃的阶梯。
消俗虑,简单地说就是去除杂念,专注做事,不计较成败得失。“专心致志”是非常重要的思维习惯,不仅仅指的是工作,生活中亦是如此。现在的人太多渴求效率,一心多用,吃饭的时候惦记工作,工作的时候惦记约会,约会的时候惦记出差……结果饭没吃出味道,工作不上心,约会也变得索然无味。渴求效率的最糟糕影响就是功利心焦灼,难以享受事情经历中的快乐(别忘了事件经历才是真实的存在!),而且追求某个量化的、固化的功利结果,往往让人变得思想僵化,难以接受不一样的结局,以及思想浮于表面狗骑兔子,忘了结果背后的实质目标。
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男士追求他心仪的女士,其应专注的是,在每一个相处的过程,都能让对方感受到幸福和关爱。因为只有专注幸福,而不是仅仅专注恋人或婚姻的结果(这是水到渠成之事),才能让他的追求变得有意义,才是他此项举动的真正目的。
明理境,明白事理更要在事件上实践事理。事理在嘴上,事境在行中,通过具体的情境,“至人之用心若镜”,明辨事理,当机立断,养成处事的能力和境界。这个很难,因为难做到,所以出现各种纠结、忙乱、懊悔。但在保证“消俗虑”的前提下,坚持反复练习,就好比学会开车之后要通过实践达到自觉、自动的行为操作,思维训练也是在实践积累中逐渐养成良好高效的习惯的。
正心态,在心中专注,在事上磨炼,久之心就能保持正确的姿态,就仿佛开车时可以随时保持在安全行驶道上。对于心态而言,其安全行驶道路即维持其本来面目: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谦让之心(礼)、是非之心(智);偏离道路则出现不正之心:忧郁、愤懑、恐惧、沉迷,应随时警惕,防微杜渐,及时去除。也就是说,在“消俗虑”、“明理境”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逐渐达到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
几空灵:心上空灵无染。这是什么意思?自信了,于是心就空了?是啊!当我们说某人心胸坦荡、豁达开朗、包容万物,那一定是因为他虚怀若谷,心地自由无羁,故能容纳一切。心空与物质性空一致,心容则与繁华万有一致,如此便是天人合一。

仍然想象我们的心就是一面镜子:有物出现便照出影像,没有物出现则空无影像。于是便符合《论语》中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亦即《周易·系辞》“显诸仁,藏诸用”,这样我们的心才真正获得智慧,才能感受到自由、仁爱的生活。
“消俗虑,明理境,正心态,几空灵”四个阶段可用唐代清凉澄观国师的一句话来总结:至道本乎一心,心法本乎无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的快乐海问香,学习的收获,在于点滴知识积累,并付诸实践应用,最终到达“转识成智”、一通百通的境地。
长篇累牍,搞笑图片表情最后用几个常见的难题,考察一下读者的收获:电车难题、落水难题(可百度)、挂在树上的难题(如下图)等。假设你是面对诸种遭遇,需要解决难题,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仍旧回到《神探夏洛克》。故事将主人公的聪明才智渲染得厉害,超出了真实。可是我看电视剧时曾匆匆扫过一个画面,其真实可贵却是本文“转识成智”的最好例证:当夏洛克被妹妹逼迫,选择放弃助手和哥哥其中一个的性命时,他选择了放弃自己的性命。体会到这一点,离获得智慧也就不远了。

了解月悦读书会、月亮湖,欢迎阅读介绍

月出,致力于真善美的传播
长按二维码关注月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