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驹博物馆扫地僧|老杨的故事-青草与少年
彭家驹博物馆扫地僧|老杨的故事-青草与少年
彭家驹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
老杨,全名杨贵宝,五九年生人,老家江西抚州,主业厦门市博物馆保安,副业厦门市博物馆讲解员。
老杨只读到初二,在家务农多年,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儿子在部队工作,四年前因要照看孙子来到厦门,刚开始在小学当保安。一天, 老杨带着孙子来厦门市博物馆参观,因缘际会,刚巧赶上市博志愿者招募,经过笔试试讲,老杨成为所有录取者中唯一一位没有研究生文凭只有小学文凭的志愿者,后来进入博物馆工作,专职保安,兼职讲解。在博物馆四年,老杨接触了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其中不乏高校教授、名校硕士博士。
一名南京大学的教授曾经来厦门市博物馆参观,和杨贵宝交谈一番之后,居然对他说,“你站好!”。然后又说,“请受我一拜”,向杨贵宝鞠了一躬表示敬意,还主动要求互留电话,两人至今还经常通过短信进行交流探讨。
一次厦大举行鲁迅纪念讲座,老杨前去聆听。互动环节,主讲人讲到鲁迅的姓氏问题,老杨如数家珍,从鲁迅的父辈往上一直讲到周氏先祖,还提到作为周氏第三十二代的鲁迅与周氏第三十三代的周总理的关系。百家姓是老杨最熟悉的领域,每个姓氏,由来,沿革,名人,全都了熟于心。第一次见面,老杨问的第一个问题,“请问贵姓?”“免贵姓李”
“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沉湎女色,使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皋陶后裔有个叫理征的人,出于一片忠心,直爽地说出纣王的错误,劝他改正,结果惹恼了纣王而被杀害。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契和氏本是陈国人,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娘家人,于是便往豫西逃,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时,母子二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尤其是小利贞,饿得奄奄一息。可是,这一带荒无人烟,又怎能找到食物呢?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树上结有一些“木子”,于是便采下来吃。就这样,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然后,他们又到豫东,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县安家落户。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时也为了躲避纣王的追缉,又因理、李同音通用的缘故,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
苦于历史知识的匮乏,听老杨介绍多有吃力之处。
一名历史系的博士生在网上听闻老杨名气很大,觉得一介保安,怎么可能能对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信手拈来,便特地来到博物馆找茬,他看到有些文物上的标签上写的年代是“五代”,便诘问老杨为何不写“”“五代十国”,被老杨反问,“请问五代十国有哪些君主?”该博士生答上来两个,老杨一一细数,给这位历史博士讲了两个小时的五代十国史,该生自愧不如,为自己之前的傲慢道歉而走。
在厦门市博物馆馆长张仲淳看来,身为保安的老杨已经是这家博物馆的一张名片。他不止一次在博物馆的工作会议上说,“你们这些工作人员都是博士硕士,学历都比老杨高,但学问可能还不如老杨。”——每次馆长这么说话,都让老杨觉得很不好意思。这位另类学霸有自己对知识的疯狂渴求,只争朝夕。但走在路上,他就是一个隐市厦门博物馆里的扫地僧。
老杨对历史的热爱由来已久,进入博物馆工作以来,更是加倍珍惜机会。
正因为早早失去了求学的机会,当机会再次来到时,老杨才会狠狠抓住它。“这里简直是文化的天堂,旁边就是图书馆,离这不远有个书院,经常有国学讲堂!”
老杨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后,会把5200字左右的《道德经》背诵一遍,再倒着背诵一遍,从第八十一章到第一章,共耗时将近三个小时。每天下午五点闭馆后,老杨都到图书馆去看书,乐此不疲。老杨不懂拼音,看史书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字,只能一页页翻字典,或者请教别人。老杨不仅读,还一点一点做笔记,写心得。
我问老杨能不能到他晚上看书的地方看看,老杨一口答应。闭馆后,领着我到了二楼一个小小的隔间里。进去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简陋的床板和一张堆满史书和读书笔记的书桌。厚厚几沓A4纸上写满了笔记,这些纸都是博物馆打印的废弃文件,老杨捡来自己做笔记。我问老杨,书都是在哪买的,老杨说都是他的女儿在网上买给他的,女儿懂他。
2016年9月前后,老杨的儿子儿媳卖掉厦门的房子,移居广东。在厦门市博物馆如鱼得水的老杨死活不愿意一起去。他最享受这种每天都有读不完的书的生活。最终,儿子流泪也未能说服杨贵宝一同前往广东。老杨不得不开始在厦门租房居住。厦门市博物馆张仲淳馆长知道老杨的情况后,专门在博物馆二楼给杨贵宝开辟一间房间,让老杨住在博物馆内,不必再花钱租房,也可以专心读书。老杨说,自己与老伴几十年没分开过,但这次没办法,为了自己的爱好和事业,只能自己一个人留在厦门。
我去这天,刚好老杨妻子从广东来看他,虽然她口头上说不支持老杨的选择,但还是能看出来,老杨妻子打心底里为自己的丈夫自豪。老杨名气传开后,很多地方的博物馆纪念馆都来找老杨,老杨都没有去。家乡陆九渊纪念馆请老杨回去工作,老杨放弃了这个机会,他说,馆里上上下下这么照顾我,我无论如何都不能走。老杨今年已经五十九岁了。
老杨还像海绵一样泡在中国文化里,不知疲倦地吸收着,享受着。
五点闭馆,老杨要再去自己负责的两个展厅巡视一遍,我向老杨深深鞠了一躬,挥手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