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4-13 06:52:41   全部文章   0/314

彭家驹博物馆记(一):卢浮宫的创想-扶苏将军

彭家驹博物馆记(一):卢浮宫的创想-扶苏将军

彭家驹一、关于艺术的思考
卢浮宫来国家博物馆办展,最先看到的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些国王的塑像、经典的油画作品以及精致的工艺作品,真正触动我的是一具大理石雕像:柱子旁的耶稣。博物馆的灯光打在他的头发上、肩上、手臂上,他微侧着脸,低着头,发丝温柔,嘴却是紧紧闭着的,他赤裸上身,露出结实的肌肉,两手交叠的放在柱子上,下面的那一只手的手指紧紧按在柱子,他让我想到隐忍的力量。在这样的作品面前,我久久凝视,无言以对。据说这尊雕塑表现的是耶稣承受鞭刑的场景,创作于1767年。我到网上去查阅相关的资料,一无所获。然而真正好的艺术品,大概是不需要做背景的介绍的,文字在这些伟大的作品面前显得多余且乏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大概描述的就是这样的状态。站在他面前,不自觉的想要俯下身去,让自己变得谦卑,温和,隐忍的力量强烈的爆发出来,感人至深,简直要引出人的眼泪,我想大概这就是艺术的作用,它让一个人变得柔软,让人通过艺术作品的天真看到自己的天真,通过艺术作品的美好、温和,看到自己美好、温和的一面。

大理石雕塑:柱子旁的耶稣

大理石雕塑:柱子旁的耶稣
二、关于死亡的思考
在埃及文物展区,灯光异常昏暗, 一张几米长的长卷面前挤满了观看的人,然而没有一个人大声说话,似乎生怕惊动了画中的亡灵。长卷名字叫做《亡灵书》:称量心脏图。据介绍,亡灵书是写有葬礼祝寿词,并绘有逝者在前往另一个世界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神灵场景的莎草纸卷。它通常放置于墓穴中,木乃伊的附近,或在木乃伊裹布里贴身放置,伴随逝者前往死后的世界。

《亡灵书》称量心脏图
移步画面之前,一股神秘力量笼罩我的全身,像是有巨大的排斥力,我又忍不住要去看一眼,画面上死人的心脏栩栩如生,整整齐齐地排列,我顿时想要捂住眼睛。如今的我还年轻,还极少面对死亡,有时会想到,去问长辈,多半会说“别说不吉利的话”,国人不喜谈死亡,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即便有亲人朋友过世,也没有见过如此赤裸裸的画面。国人死的时候是要体面的,生前活的漂亮,死后也是要完整的。而埃及人将死者的心脏活生生挖出来并且放到秤上去称量,而画面中的人物丝毫没有恐怖的表情,眉宇动作都是一派和平,他们表现出的平静令我感到深深的震撼。或许这就是埃及人的思维方式,死亡没有什么不可说,他们想象死亡后发生了生么且用画面表达出来。

称量心脏图
此幅亡灵书的年代标记为公元前378-341年,距今已近两千四百年。古埃及神秘的文字写得整整齐齐,令人心生敬畏,但不解其中内容。
莎草纸的寿命更令我感到一种神秘的永恒力量,第一次见到年代如此久远的纸张,且保存完好,画面清晰,更令我多了一分对历史、对先人的敬畏。
关于《亡灵书》,是没有答案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一连串的问号,我想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亡灵书

亡灵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