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驹博山传统村落记忆——南崮山村-博山的故事
彭家驹博山传统村落记忆——南崮山村-博山的故事
彭家驹
点上方蓝字关注文末留言
转自方志博山
撰文:丁慎华?徐传国?李念祥??
摄影:徐传国
南崮山村,位于岳阳山主峰之阳,因位于小孤山(亦名小崮山)之南而得名。《续修博山县志》载:“固山,县东南三十里,岳阳山前。山有三,此为北固。在山之南者为南固,东者为东固。俗讹作‘孤山’。”1986年《博山区地名志》中收录清康熙九年(1670)“益都县颜神镇地名图”,载村名“南孤山”。
南崮山村全景
清乾隆十八年(1753)“青州府博山县地名图”载村名“南崮山”,属博山县正东路崮山社。清宣统二年(1910)属第五区遵化乡崮山社。1917年,属第五区崮山镇。1958年为郭庄人民公社南崮山生产大队。1962年,南崮山生产大队以东西走向的崮山大集街为界,分为两个生产大队,北面的为南崮山第一生产大队,南面的为南崮山第二生产大队,分别简称“南一”“南二”,属郭庄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实行队改村,分别叫南崮山北村、南崮山南村,简称“南北村”“南南村”,先属崮山乡,后属崮山镇,今为源泉镇管辖。
村内有六个保存完好的古石臼,此为没有石碾之前臼米之用,是村落古老的证据之一。据史料考证,南崮山村立村年代至迟在明天启年间以前。《李氏族谱》载:“吾祖于大明天启年间自冀州迁于济南府历城。始祖讳息,迁青州府益都县孤山庄定居焉。”清康熙《创修观音庙铭碑》载有“大清国青州府益都县口口社孤山庄”字样。南崮山南村和北村在20世纪90年代人口最多时共有1700多户,近5000人,现有1600户,4500人。村民以李姓为主,还有王、刘、徐、邵、柴等姓,据传,阚、尹两姓为最早座落户。
追寻南崮山村古村落旧貌,让人不禁为现存之四圩门而感叹。南崮山村旧有防捻圩墙,设东西南北四个圩门,将南崮山村围于圩墙之内。修建年代,据北门岳阳门门洞墙壁上所嵌《创修碑记》和镇海门石匾所载,当在清咸丰和同治年间。据年长者回忆,圩墙南北长约800米,东西长约400米,圩城的中心位置在今观音殿和古钟楼处。
圩墙因道路拓宽和民居扩建逐渐拆毁,西阁子于1960年拆除,至1964年前圩墙已经基本无存,只是保留了四个圩门和两段圩墙残基。1965年,大队有了拖拉机,为拓宽道路,西门景岱门也被拆除了,仅余北面的墙基。据尚存旧垣可考,圩墙高四五米,顶部宽1米余,尚有垛口,内有供行走防卫用的护墙,四角上各有小角门,配上高高的四圩门很是气派。
如今,居住在四圩门内的南崮山北村、南村的村民仍有500余户,传统民居1000余处,尽管屋面进行了翻修,但80%的房屋根基仍然保持着原貌,石街四通八达。保存完好的四合院随处可见,尤以王儒愚(民间称王七,地主成分)大院最具特色,建于1937年。
东门,名曰“镇海门”,位于南崮山村最东首,与东崮山村相距不远,大约百米就到方城子古槐。因东为大海,为御水而取名为“镇海门”,也与西门“景岱门”的“望岱”遥相呼应,成为东观大海西望岱之势。在东面拱门上,镶嵌着同治元年所刻的石匾,上书“镇海门”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圩门东西宽3.5米,南北长6米,拱门高4米,整体建筑为砖石结构,顶层建有三间“海青”平房,作为瞭望台及指挥住所。内有石桌石锁,地面铺的是六棱型砖,现顶部已经塌陷。镇海门上的阁子不像其他阁子有供奉的神像。
王儒愚大院(建于民国) 2012 年摄影
西门,名曰“景岱门”,遗址位于南崮山大湾以东约100米,现仅存圩门北侧墙体,宽约3.5米,高约4米,插门用的门闩墙眼尚存原位,民间传说与东门同建于清同治年间。西门之外之西山,与古称“岱山”的泰山,同处西方,登上西圩门,西望群山连绵,挺拔秀美,犹如看到泰山一般,故称此门为“景岱门”。景岱门以西有一阁子,内塑千手神像,阁子南山墙上有石碑四五通。此阁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作为防御瞭望台或指挥所使用。
南门,名曰“龙桥门”,位于南崮山南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922年增建文昌阁及会仙亭于其上。龙桥门坐北朝南,拱门高4米,宽2.4米,进深3.5米,整体建筑为砖石结构。有关“龙桥门”的取名出处,源于在圩门前300米处有座桥叫“五龙桥”,桥下流水来自村南的看马岭、小白岭、大白岭、双山、黄龙井五条山峪,因暴雨过后,五条峪的水像五条龙一样在桥前汇拢,咆哮着从桥下流过,故名“五龙桥”,而南门取名“龙桥门”也就顺理成章了。龙桥门西侧原有十三级台阶,直达文昌阁所在高台,高台顶部是会仙亭,现称“三星阁”,供奉福禄寿三神及吕祖、文昌神像,每年农历二月二为祭祀众神的庙会,百姓自发组织唱戏庆贺,热闹无比。
北门,名曰“岳阳门”,位于南崮山北村原许家大门以北,坐南朝北,取名出处源于南崮山村位于岳阳山之阳,登上圩门,正好北望岳阳山主峰。原圩门已毁于“文化大革命”之前,2002年7月按原貌进行重建,并在上面建阁子,重修为关帝庙。拱门高约4米,宽约3.5米,进深3.5米。在门洞墙体上嵌有一通《重修碑记》碑,虽说是修路碑记,但立碑年代是在清咸丰二年(1852),据此推断,岳阳门至迟也修建于清咸丰年间。每年农历的正月二十四为祭祀关帝圣君的打醮仪式。
南崮山村中心,就是四圩门的中心位置南崮山石阁子,又名钟鼓楼。这里,西邻观音殿,此阁为石砌拱门,墙体上嵌有石碑两块,记载此阁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此阁子旧为钟鼓楼,上吊一大钟,大约一千多斤,木槌一撞轰音如雷,能听出四五里路,钟鼓两边镶嵌对子一副,曰:“晨钟暮鼓,惊醒红云名利客;佛号经声,唤回苦海梦中人。”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村里每逢大事,仍第一时间先去撞钟,人们听到后如得军令,不约而同奔走相告,“文化大革命”时此钟不翼而飞。至于大钟边上那个残缺口子的来历,在民间还有一段“天外飞来钟”的传说。
观音庙 2013 年摄影
南崮山观音庙,俗称大庙,位于南崮山村中心,原崮山大集设其门前,至于何年何月修建此庙,无从考证。南崮山观音庙的建筑风格极为独特,全部以木质结构框架为主老式民间小瓦为副,做工精细。“文化大革命”期间神像被砸,正门被锁,从西院开了门进出。学生只在西院学习,东院有幸保留了下来。2006年在西院的位置上建起了南崮山北村村委办公室。
南崮山村内古槐较多,在中心街小碾场,有一颗古槐,树龄有五百年以上,主干空洞,老干新枝,见证了南崮山的历史。在南崮山财神庙前也有国槐1棵,树龄近百年,胸围3米,树干高10多米,冠围60多米,生长茂盛,为老百姓夏天乘凉的好去处。财神庙位于南崮山北村西北角,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2003年重修。
南崮山集市设在南崮山村中心大街上。《续修博山县志·建置志·集镇》中附录了清道光年间北崮山村人焦振声(人称焦亚元)写的《崮山社立集碑记》载,崮山集,四九日市,亚 元 焦 振 声 撰 记曰:“……兹固山社于嘉庆二十四年乙卯春公议四九日立 集 , 以 通 商 酷贾 , 以 易 有 无 ,盖 已 二 十 有 余 年矣……”崮山大集远近有名,在周边村庄历来就是较大的集市。大集南边有一大戏台,逢集唱戏,甚是热闹。
南崮山村的先民们虑事周全,为防匪兵“围城”,先民们采取了打深井与深挖洞的预备方案。如今,在圩墙内和周边,尚有四眼古井保存完好,分别叫油坊头、上井台、西沟井、东堰根井,井深大都二十余米。只有在饮水最难时人们才用此井。
在南崮山圩墙内的王庆云家有一条洞,长约200米,战乱时期人们在此处避难。此洞究竟何年所建无人说清。此洞为砖石建筑,内有碾、磨,也是为躲难所用,据传说,清兵入关后,青州府的衡王子孙,惨遭屠杀,四散奔逃,有一部分逃至崮山,进了此洞。逃过此劫后,逃往了博山城西部的昃家庄。
南崮山村近现代名人当属李星七(1912—1953?),字北辰,富裕家庭,本是医生,家里开设药铺,每遇穷人他就分文不取,在四邻八庄是个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1937年12月,李星七在南崮山发起成立了罡风道,又名红旗会,自认“罡风道”道首。道旗为红色,上书“罡风道”三个大字。农历三月十八和六月十八岳阳山庙会之时,罡风道众徒皆头戴瓜皮帽、手持红缨枪去岳阳山上大集合。罡风道发展很快,有道众三万多人,活动在源泉、崮山、石马及莱芜市的常庄、文字现等地区。1938年,由八路军四支队将该组织收编为博莱边区抗日自卫团,李星七任团长。1939年12月,由原博莱边区抗日自卫团部分中队整编而成为八路军四支队后防司令部第五区队,余下的自卫团员编为博山县独立营。后1953年李星七因变节被人民政府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