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4-04 06:44:24   全部文章   0/270

彭家驹博物馆展览陈列的改进路径-文博圈

彭家驹博物馆展览陈列的改进路径-文博圈

彭家驹
作为一个收纳历史文物、彰显文化底蕴的社会公共场所,博物馆的一切艺术内涵都是依靠陈列展览这样一种形式来完成和体现的。
虽然当前社会随着普通民众文化修养的逐步提升,博物馆事业愈发繁荣。但是对于广大工作人员而言,其所要面对的,仍旧是博物馆对于观众吸引力有限、观众难以长时间驻足的问题。
鉴于此,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如何通过改进展览陈列的方式提升吸引力、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要议题。
当前博物馆展览陈列存在的问题
(一)陈列方式传统,增加与观众的距离感
从陈列内容上来说,当前我国博物馆所展出的文物大多属于历史文化范畴。因此在对其进行陈列时,多会按照文物所处的年代,以时间为线索进行排列,中规中矩,缺乏新意。
而且在对展览物品进行说明时,多数情况下只是简单罗列有关名称、年代方面的信息,或者增添有关出土时间或地点方面的内容,至于其他方面的信息则难以得到体现。
故而促使广大观众产生一种对于文物来自历史时空和文化背景上的距离感,无法从中获取理想的知识。“参观”就成了单纯的“观看”,博物馆失去了向广大观众传递知识信息的职能。久而久之,观众也会对这样的表达方式产生无趣之感。
(二)推崇形式主义,忽视对于展览品本质和内容的发掘
“形式主义”的展览陈列方式,与上文中所提到的内容有类似之处,都是忽略对于文物背景、内容更为精准、深刻的介绍。
不过对比前者,“形式主义”更加注重对于布局陈列方式视觉效果的追求,一味要求设计上的精致和华美,偏执于让观众领略外在感官上的冲击,而无法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文物本身上。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行为,归根到底是在于博物馆的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作为服务部门所应承担的角色,所应履行的职责,过于看重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没有将展览的出发点置于广大观众身上。
(三)观众参与度低,难以真正意义上产生对于博物展览的兴趣
“参观”这样一种行为,虽然是“看”这种动作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其只是一种单纯接受信息的行为。而对于当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而言,所谓的展览陈列,只是一种展示行为,没有考虑到观众的感受,也没有将观众纳入到“参观”这种行为中来。如此观众就会自然而然地将自身与博物馆割裂成两个毫不相干的个体,无法亲自体验或者模拟情景参与其中,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效果也可想而知。

▲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图文说明展示 图/文博圈
当前博物馆展览陈列的改进路径
(一)转变思想认知,加强对于展览陈列的重视程度
所谓的转变思想认知,指的是博物馆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展览陈列对于实现博物馆长远发展的积极意义,充分认识到只有做好展览陈列工作,才能实现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使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与功能。
对于博物馆内的各类展品而言,在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鉴别之后,只有通过陈列展览这样一种形式,才能出现在广大观众面前,展现其内在的风华与价值。
出色的展览陈列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整个展览的品位,强化其主题,还能升华展览的内涵,让其作为整个博物馆的中心环节,成为构建博物馆与社会民众文化关系的重要纽带与桥梁。
(二)丰富展览形式,提升观众兴趣和关注度

▲国家博物馆“秦汉文明展”展览现场 图/文博圈
对于广大观众而言,博物馆对其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于所陈列的展品。
因此博物馆可以通过观众所喜爱的展览形式,还原历史情境,让观众在21世纪的今天通过讲解员生动的描绘、通过各类辅助设施的渲染,走进文物所诞生的历史背景,感受真实的历史时空。通过现代化高科技的引进,让为历史所封印的文物再次拥有生命力,让观众可看、可读、可触、可感。
同时,博物馆还可以根据所展示展品的主要背景设置出一定的展览主题,充分考虑展品本身来自性质、内涵、颜色、大小以及质地方面的特点,巧妙地搭配灯光、展柜、底座,将其内在与质地完美地表达和体现出来,让展品其形式与内容、外在与内涵得到高度的体现和内在的统一。
此外,博物馆方面还可以考虑开发有关展品系列的相关衍生书籍和文物知识、宣传手册、音像制品等,从而实现对于展览和博物馆的二次宣传。
可以基于展览主题,举办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活动,让广大观众参与其中,进一步发掘其对于文物展览和历史文化的兴趣及关注度。还可以利用电视、广播以及自媒体平台等第三方媒介,广泛宣传关于博物馆所要展出的各类展品信息,提前介绍相关展览的内容及文化背景,起到宣传博物馆、提升社会关注度的作用。
(三)适当展开参与性、体验性展览内容

▲上海博物馆今年举办的“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展览中观众互动项目 图/文博圈
博物馆方面可以考虑适当开发和采取具有一定参与度和体验性的活动内容,将其与普通陈列相结合,让观众从视觉上欣赏到美轮美奂的展品之余,还能动手获得亲自参与的机会,亲身体验潜在的展品背后的文化历史背景,从而实现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生动、形象而直观的体验和认知过程。比如多功能设备放映、3D情景模拟等等。
有关专家学者研究表明,人类对于文化知识的接受,最为理想的方式就是参与到对知识和文物情境的体验过程当中,这样掌握到的知识会更加有趣,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与此同时,这样的方法,还能让观众对博物馆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有所感悟、有所启迪。
三、结语
作为社会公共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博物馆不仅对社会承载着文化方面的职能,还承担着教育的功能与作用,而博物馆内诸多栩栩如生、又蕴含着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意义的展品要想出现在广大观众面前,就必须通过展览陈列的方式,必须通过这样一种步骤与手段,带领广大观众穿越历史和文化的情境,去感知曾经发生在展品背后那所有不为人知或者已经尘封历史的故事与典故。
而要想实现这一切,对于博物馆的广大工作人员而言,
首先就要充分认识到展览陈列的重要性,认识到其对于生成和彰显文化价值的重要意义;
其次要构建丰富的展览形式,提升广大观众对于展览的兴趣,对于文化知识探索求知的乐趣;
最后还要采取一定的体验和参与模式,让观众感官相结合,丰富体验内容,从而实现对于知识的学习和素养的丰富。
-END-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版权归作者所有)|图片为编辑所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3319995230@qq.com
推荐阅读
故宫院长:一个隐藏在宫里的超级段子手!
习近平带特朗普逛故宫,单霁翔当讲解员
重磅推荐:一文读懂文物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