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4-03 06:20:30   全部文章   0/267

彭家驹博物馆说:我们不是储藏室!-盲井

彭家驹博物馆说:我们不是储藏室!-盲井

彭家驹
If you think museums are boring,then you are doing it wrong.
——Unknow
每当有人问我以后想工作的领域时,我都会说,博物馆教育。这时,对方往往会把脑袋歪向一边,表示等我作进一步的解释。我一般会说,就是带着孩子们在博物馆里面感受、体验、学习。接着对方就会发出意味深长的一个“哦......”
我知道,这位朋友已经联想到了我的工作状态:
(沉默......)
其实这篇文章很早前就想写了。因为博物馆的教育领域开发在国内还算起步阶段,每次说到这个话题大家总是有些疑惑,所以我们这次就来聊聊它。
文章有些长,为了不影响阅读兴趣建议你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看,当然如果可以读完我就更开心啦,毕竟写的真的有点辛苦!
博物馆这些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博物馆真的有教育意义吗?
“博物馆教育”到底是什么?
孩子们为什么需要博物馆?
我们做得怎么样?
Q1
博物馆这些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纽约Met博物馆里的孩子们在通过模仿雕像的动作来加深体会
其实博物馆自身是没有发生什么太大变化的。它一直都是那样,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物品,吸引着人们来参观。但是博物馆的潜能受到了更深程度的开发,从而导致大众对于博物馆的需求产生了变化 。
回想我小的时候去博物馆,一般都是沉默的浏览与参观。有时候会有讲解员在一边讲解,不过也往往是单向的,也就是讲解员讲,我们听。现在去一些博物馆参观可能仍然是这样,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很多新兴的形式。比如这个暑假我在OCAT美术馆所办的公开课就是他们“课堂在美术馆”的常驻活动之一。将一些在相应领域有研究、有建树的专家请到博物馆里,和观众们一起讨论、分享是很多博物馆现在都在做的。
还有一些博物馆在逐渐建立针对不同受众的教育类项目。比如,我知道的国内现在一些博物馆在做“我是小小讲解员”的活动,邀请小朋友到馆里来给他人讲解;还有一些博物馆会不定时举办手工活动,孩子们坐在博物馆里一起动手动脑完成自己的作品。在美国,这些教育类项目都是在博物馆专门的Education Department(教育部门)里,也有专门的项目名称,如Children’s Program(儿童项目)、Family Program(家庭项目)和Gallery Talk(展廊对话)等等。

纽约Met博物馆的Gallery Talk (展廊对话) 活动
我个人觉得很温馨的是,对于一些对有特殊需求的参观者,博物馆也在努力提升他们的体验。纽约很多博物馆都会有针对视觉障碍的参观者的教育类项目。他们会提供给参观者专门的手套,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下,让他们去触摸那些展品。不得不说真的做的很细致了。

纽约Met博物馆对于视觉障碍的参观者提供触摸展品的活动
Q2
博物馆真的有教育意义吗?
博物馆在我们心目中一直都是一个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可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它在讲述历史?还是因为它在传播艺术?我们好像没有很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个人认为博物馆的美妙之处首先在于它的丰富性。
丰富性不仅仅是说它所陈列的展品丰富,还包括来到博物馆的人群、博物馆所能开展的项目,以及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所有的这些元素都可以被很好的编排,然后设计出有意义的活动,服务大众。
三年前,我第一次去芝加哥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一进大厅,就看到各种各样的小团体在等待进馆,有小孩子、中学生,也有老爷爷、老奶奶,他们身上都贴着不同颜色的醒目贴纸。在参观过程中有看到小孩子趴在海洋展厅的地上画海豚的,也有看到老爷爷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奶奶在化石展厅里欣赏水晶的,还有手牵手的情侣在宇宙展厅里看星星。博物馆的最底层是海洋展厅,中间有一片极大的空地,很多人放松的躺在地上。我抬头看,发现这一层的顶部有着从海底看海面时一样的波纹,再加上温柔的海浪声,好像真的在海下一样。博物馆的最顶层有非常多可以玩的和科技沾边的东西,我作为一个大人,玩的和个小孩子一样开心。各种各样的展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成千上万的小可爱里中总能找到一个你感兴趣的。当然不用提的还有博物馆的残疾人通道,和建在博物馆里面的餐厅。 想从开馆玩到闭馆绝对没有问题。后来我了解到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还有“Sleep in Museum”的活动,孩子们可以在博物馆过夜,体验到和野营一样类似的效果。所以准确的说是从开馆玩到第二天开馆也没有问题!

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的Sleep in Museum活动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博物馆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发现自己,同时也学会理解别人。
这一点是在好的博物馆项目中慢慢体会到的。当我们和别人交流对于一幅作品的看法时,我们相关联的回忆就会被唤醒;听到别人对于同样一幅作品不同的看法时,我们看问题的视角就会被扩充。这两种体验在我看来都非常珍贵。

纽约MoMA博物馆里参观者在感受作品
一次Met博物馆在展示一组黑白照片,其中有一张拍的是病床上的老奶奶,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自己的外婆,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脑子里闪过很多和外婆在一起的片段。还有一次在一个墨西哥文化博物馆,观察一件雕塑作品,是一个人左手拿着刻刀,右手托着另一个小雕像。老师邀请我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说看这个人在做什么。我举手说,他在刻一个雕像,看起来像是圣母玛利亚。旁边的另一个同学举手说,他觉得这个人是准备用左手的刻刀摧毁右手的雕像。当时觉得非常神奇也非常有趣,原来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作品的解读可以差别这么巨大。
Q3
“博物馆教育”到底是什么?
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少儿项目和家庭项目。
纽约MoMA博物馆的少儿项目
Children’s Program是专门针对于孩子设计,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项目等着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将以非常丰富的形式来体验博物馆。比如,老师会邀请孩子们通过画画、表演、朗诵、舞蹈等等多元的形式来表达对一幅作品的看法。
我曾经参加过Guggenheim博物馆的一个儿童项目,老师先给孩子们每人发了一些几何图形,接着要求孩子们在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找到这些图形(由于Guggenheim博物馆的设计师非常喜欢几何图形,所以整个博物馆中有非常多的图案等着孩子们发现)。孩子们有时还会被要求分组共同完成一些作品。比如,我曾在Met博物馆观察过一次讲故事的活动,每个孩子先观察一幅作品,然后写出脑海中出现的可以和这幅作品产生联系的词。之后老师把词语打乱,分给每个小组,每组拿到4个词语,大家一起用这4个词编出一个小故事来,最后和所有人分享。

美国Bronx博物馆的家庭项目
Family Program是我自己最喜欢的项目。美国的Family Program已经非常成熟,做得非常细致。有针对爸爸妈妈带着孩子的、爷爷奶奶带着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带着孩子的。我之所以喜欢Family Program是因为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父母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父母与孩子加深彼此了解、促进家庭关系的过程。 不过由于要将活动过程设计的对于孩子和家长都合适,对博物馆的老师来说,也会更有挑战性一点。
Q4
孩子们为什么需要博物馆?
因为博物馆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认识世界、认识他人、认识自己。

纽约Brooklyn博物馆的孩子们在感受不同的物品
对世界的认识——宇宙很大,时间很长,人类的黑暗面和前进的脚印,精美的艺术品和神奇的科学技术…孩子们都应该去看看。看过更多面的世界,就会少一些害怕、多一些好奇;少一些偏执、多一些主见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会一层一层的深入观察,发现展品身上的一个个细节和它背后的故事,有时我们对一件其貌不扬的展品可以进行长达1个多小时的讨论。博物馆就是一个浓缩的小宇宙,每一个藏品背后都有一个小世界。
对他人的认识——与我自己之前的经历类似,孩子们也会在和别人的讨论中发现原来别人的看法会与他的不同;原来他喜欢的东西别人并不喜欢;原来别人看到的东西他并没有看到…等等。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会逐渐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可能暂时达不到理解这些不同,但意识到这样的不同就很可贵。当这样的经历逐渐积累,孩子们会开始学着尊重这些不同,并发现不同也是很有趣的,甚至会觉得不同才是更有趣的。
对自己的认识——被这么多丰富的物品包围着,孩子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就更容易发现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喜欢什么。博物馆其实就像一本极厚的故事书,每件展品背后都有着一个小故事,没有人不喜欢听故事。历史、艺术、文化、科技,这些复杂深奥的东西,就蕴藏在这些故事中又被融入进一件件陈列品里,变得触手可及。
朱光潜先生曾说,“美育必须从年轻时就下手,年纪愈大,外务愈纷繁,习惯的牢笼愈坚固,感觉愈迟钝,心里愈复杂,欣赏艺术力也就愈薄弱。” 博物馆教育,作为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孩子们学着发现美、欣赏美的理想模式。
Q5
我们做得怎么样?
博物馆教育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很多博物馆都在更新自己的教育系统。据我所知的,苏州博物院、浙江省科技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西安OCAT美术馆,和南通博物院在设计博物馆教育的方面就做得非常好。
南通博物院的博物馆教育项目
在现在的中国,每年有大约200所博物馆新建起来。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作为博物馆教育的支持者,我当然觉得这是件好事,可是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就意味着这些博物馆在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吗?博物馆的教育属性真的有被很好的开发吗?我们真的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吗?
我的老师曾告诫我们,当孩子们发表他们的看法时,你一定要注意自己评价的用语。她举例说,如果你对这一位学生的评价是“好”,之后对另一位学生评价“很好”,尽管只是一个字的差别,就有可能导致这位学生丧失对该话题甚至该领域的兴趣。作为一位老师,你就是要背着这样的包袱,因为有很多事情的后果是你无法承担的。可是我们的老师真的有带着这样的意识在与学生交流吗?
我走在一些艺术工坊,看他们展出的孩子作品。每一幅都那么精美漂亮,相同的蓝天白云,相同的大树小鸟…… 这些雷同的作品,真的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吗?当孩子发表的自己的看法和老师的想法相左时,就会被告知不准确或是错误,这样的我们真的有做到和孩子们平等交流吗? 我们不断地弘扬“寓教于乐”,很多老师的课堂充满趣味,充满游戏,可是孩子们真的有学到东西吗?
除了这些细节上的问题,还有更多更大的问题存在。我们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可以放松身心的来到博物馆享受这样自由发散的过程?博物馆教育对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讲是否就是一种奢望了?博物馆教育与我们的应试教育该如何融洽的相处?如何把博物馆教育真正带进公立博物馆?
……
太多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
不过我还是充满信心的!不仅因为我们有着非常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和热爱教育的老师们,还因为现在的爸爸妈妈们更愿意让孩子去尝试这样的教育模式、更愿意让孩子全面并健康的发展、更愿意看到孩子掌握多样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试卷上的高分。从社会上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教育机构就能看出来,我们的思想正在转变,我们的需求也在转变。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我们需要多一点时间。

我时常想,无论哪一门专门学问,干哪一行职业,每个人都应该会听音乐,不断地读文学作品,偶尔有欣赏图画雕刻的机会。”
这是我非常尊敬的朱光潜先生曾说过的话,拿来做今天的结尾。
感谢你的阅读~
作者:安静
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安静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Columbia University, Teachers College)教育传播方向硕士,研究方向为美学教育以及美学认知。擅长课程设计、博物馆教育设计、美学公开课设计等。现于美国华美协进社(China Insititute)任教。
转载或合作请与我联系:
微信
anjing0727
工作邮箱
15829673127@163.com
井里的其它文章也期待你的阅读哦~
孩子,我们来聊聊艺术(公开课“打开这扇窗”回顾)
脑洞新奇的美国人到底在玩什么?
你对孩子说过下面这些话吗?
孩子,你知道什么是“美”吗?
真实的东西,最能打动人
观察,一只青柠
你还在学习吗?
关注盲井,长摁下方二维码。

Forever a Learner
盲井
微信号 : mangjing0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