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驹卢姓远古始祖和创姓始祖,看完几乎没有不转的!-卢氏宗亲总会
彭家驹卢姓远古始祖和创姓始祖,看完几乎没有不转的!-卢氏宗亲总会
彭家驹点上面“卢氏宗亲总会”加入卢氏大家庭 卢氏宗亲总会
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姓卢;请点击上面“卢氏宗亲总会”关注,拥抱中华卢氏大家庭,和各地宗亲交流,携手同行,弘扬卢氏文化,共建繁荣卢氏,传播卢氏正能量。
卢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姜姓、姬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春秋时期的高傒为卢姓始祖。
卢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7位。至2010年,按人口来排行,卢姓在中国大陆为第42位,在台湾地区为第39位。中国卢姓总人口约650万,约占汉族人口的0.47%,以广东、河北、广西三地居多,三省区卢姓约占中国汉族卢姓人员的48%。
卢姓远古始祖--炎帝
众所周知,中华儿女被称为炎黄子孙。这里的“炎”就是指的炎帝,他是卢姓以及华夏大地其他很多姓氏共同的远古时代的始祖。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卢姓远古始祖
卢姓的远古始祖是炎帝有关远古时代炎帝的生平事迹,大部分故事是根据民间传说不断积累起来的。到了西汉时代,史学家司马迁写《史记》时,采集了民间各种传说,“择其言尤雅者”,对炎帝做了一定的描述。司马迁认为,炎帝即神农氏,母亲叫任姒,她是少典(神话中说少典是“日神”)的妃子。任姒在华阳这个地方与神龙感应,生下炎帝。据说炎帝长得很特殊,身躯像人,头像牛,在五行(火、土、金、水、木)之中,“以火为德”,故以火炎相喻面名“炎帝”。在当时,“帝”之谓即部落首领是也。炎帝长成后,把卢人部落由过游牧生活的母系社会(据说在这个社会中,女姓掌握大权,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逐步转变为以原始种植业和饲养业为主体的父系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男人是主要的劳动力,因此男人逐渐获得了支配权)。炎帝教人农耕,所谓“削耜翻土,磨蜃而耨”,所以人们也称炎帝为“神农”。据说,炎帝除了教人们“耒耜而种百谷”以外,还教人们“钻燧生火,以熟荤臊”,又教人们“采集百草,以为医药”。炎帝倡导“日中为市”,让黎明百姓以货易货,互通有无,指把多余的物品在市场中交换。
据说炎帝农行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所谓“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的管理制度,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戴。炎帝还教人“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弹琴可以配合歌舞之用。他又教人制弓造箭,以便更有力地射杀鸟兽。难能可贵的是,炎帝十分重视在古代生产劳动中创造性地运用当时初等的科学技术。他教人“斫木为耜,柔木为耒”,教人掌握取火方法,用火煮熟食物,以熟食代替生食。凡此种种都说明了炎帝是我国农业社会萌芽阶段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积极倡导者,他对中华民族在远古时代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十分宝贵的贡献。他被推崇为“人文始祖”是理所当然的。
卢姓创姓始祖---傒公
那么卢姓为什么称“炎帝”为远古始祖呢?又为什么说卢姓的创姓始祖的傒公呢?
经过传承,炎帝的后裔有个叫做共工和伯夷的,共工是炎帝的15世孙,也是伯夷的父亲,他们爷俩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夏朝的大禹治水,后治水有功,伯夷被受封吕(经考证为今河南南阳一带),于是取地名为姓,伯夷的后代姓吕。
伯夷的后代里面比较出名是吕尚(也就是姜太公),姜太公是伯夷的37世孙,在公元前11世纪奉周武王(姬发)知名,统兵征讨商纣王,从而成为灭纣辅周的大功臣。
姬发死后,其子承袭王位,鉴于吕尚在周朝建立中立有大功,遂封吕尚为齐侯,吕尚被封赏的地方就是齐,他建立了自己的诸侯国--齐国。
吕尚的11世孙叫做傒公,他被封赐于卢(今山东长清县西南),从系傒公的后人开始取地为姓,所有的后人都姓卢。此后卢姓宗族不断壮大发展,成为中华姓氏大家庭中一个相当显赫和重要的姓氏。
所以,追根溯源,炎帝是卢姓的远古祖先,而傒公则是卢姓的创姓始祖。
傒公建姓
吕尚受封为齐候建齐国以后,人们尊称他为齐太公。齐太公吕尚的八世孙叫吕赤,史称齐文公,于公元前815年承袭君位。吕赤之子名高。高之孙名傒,字敬仲,号祖望,人称傒公。傒公在齐国位尊而功高。他是齐太公的十一世孙,袭齐国上卿的荣位,而他本人在拥立姜小白(后称齐桓公)为齐国之君以及辅佐齐君治国的过程中屡建丰功。傒公一生在齐国历经齐僖公、齐襄公、齐桓公和齐孝公四朝君主,虽然当时国事多艰,政坛风波迭起,但傒公总是有惊无险,都能获得良机建功立业。
公元前660年,傒公接受齐桓公的派遣,率领三千将士到达鲁国,帮助鲁国拥立僖公为国君,订立“齐鲁联盟”。傒公还率领将士帮助鲁国修筑鹿门之城,巩固国防,以免受到邾国和莒国的侵袭。当时,鲁国人对傒公颇加称赞,认为傒公对安定鲁国局势、扶助民生有很大贡献。齐相管仲也在周襄王面前为傒公荐功。史书评价傒公“能深执忠臣之义,勉其君于霸”。齐桓公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傒公等大臣辅佐之功自当不可低估。尤其傒公“厚德载物”的品德普遍获得人们的赞许,为史家所称颂。 史书上评价傒公“能”
为了表彰傒公在内政外交方面对齐国做出的卓越贡献,齐桓公在登位(公元前685年)之初,把卢邑封赏给傒公。后来傒公子孙就以卢邑的邑名“卢”为姓,从而正式开启卢姓在中华姓氏大系中漫长而壮阔的航程。
迁徙传播
卢姓主要发源于山东,后逐渐向西、向南播迁。
先秦时期,卢姓活动地区主要在山东、湖北、河北地区。秦汉时期,卢姓在北方地区繁衍。魏晋南北朝之际,卢姓开始大举南迁。唐末卢姓入闽,宋时入粤。元明清之际,卢姓遍及中国大部分地区。
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卢姓约有26万人,约占宋朝人口的0.34%,排在第六十二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浙江,三省卢姓约占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河北、福建、安徽、广西、江苏,五省卢姓也约占总人口的44%。山东为卢姓人口第一大省,居住了总人口的22%。卢姓形成鲁豫冀、浙闽两大块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卢姓约有51万人,约占明朝人口的0.55%,排在第四十位。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江苏,三省卢姓约占总人口的47%;其次分布于福建、广东、山东、湖北、山西,五省卢姓约占总人口的37%。浙江卢姓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9%,为卢姓第一大省。卢姓人口流动从北向东南迁移,形成了浙赣苏、闽粤两大块人口聚集中心,卢姓中心由北向东南漂移。
当代,卢姓人口约有650万,约占中国汉族人口0.47%,排在第四十二位。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二省区,两省区约占总人口的35.6%;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湖南、安徽、河北、甘肃,六省卢姓约占总人口29%。卢姓人口分布示意图表明:在桂粤海、贵湘大部、赣闽台南部、云南东部、浙江东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内蒙古西部,卢姓在当地人口比例多为0.48%以上,上述地区居住了大约56%的卢姓人群;在北起青海湖以东、南到云南横断山脉以东的其他地区,卢姓在当地人口比例多为0.24%一0.56%之间,上述地区居住了大约40%的卢姓人群。中国大陆形成了以两广为中心向四周散发的卢姓聚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