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驹博物馆之旅: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宋明雅韵-美术报
彭家驹博物馆之旅: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宋明雅韵-美术报
彭家驹
京都国立博物馆(KyotoNationalMuseum),始建于1897年,是日本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以其丰富的亚洲艺术品收藏而著称。
深秋的京都,并没有“萧萧风雨变凉意”的萧索,却是“柿叶翻黄枫叶红”的雅致。岚山的宝岩院、音羽山的清水寺,都是观枫的绝佳之地,而我的心里却惦记着京都国立博物馆里的宋明雅韵。
从著名的三十三间堂北行数十步,但见浮雕的门楣,罗马式的立柱,还有红砖裸露的外墙。博物馆的主体是由片山东熊设计的,融合了佛教、和风与巴洛克风格的折衷式建筑,象征着明治时代的“和魂洋才”精神。
今年日本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大学、寺院举办了以明治维新为题材的专题展,连锁书店、古本屋甚至是7-ELEVEN书摊最醒目的位置都是与明治维新题材相关的图书、期刊、报纸。
而今年又时值京都国立博物馆开馆120周年,京都国立博物馆联合了数十家博物馆、寺院、神社推出了《京都国立博物馆开馆120周年纪念特别展览会》。
展览既是为了庆祝日本明治维新的胜利,也是纪念博物馆的开馆,当然,这其中也蕴含着反思明治维新的意味,在维新运动中,日本的传统文化遭到摒弃,古迹、古物、名胜被破坏或改为他用,寺院、公家的累世收藏,或付之一炬,或被作为废物回收。
而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创建,正是为了在明治时代“欧化主义”与“毁佛废释”的浪潮中,保护古迹与古物,成为捍卫传统文化的象征。
一休和尚像 东京国立博物馆
展览分为绘画、书迹、雕刻、工艺、考古等五大类。绘画分为中国绘画与日本绘画,传牧溪真迹的《观音猿鹤图》、雪舟《四季山水图卷》、长谷川等伯《松林图屏风》、长谷川久藏《樱图笔贴付》、《传源赖朝像》等都是日本的国宝。
雪舟,是日本室町时代著名画家,名等杨,曾随遣明船访问中国,师从明代著名禅画家周文,《四季山水图卷》是其代表作,意境空阔,清脱纯净,在长达15米的画幅中,以简约的笔意,展现了四季的山峦、江水、丘壑、疏林与人物,体现了禅宗“明心见性”、“不立文字”的宗旨。
长谷川等伯《松林图屏风》东京国立博物馆
长谷川等伯《松林图屏风》2东京国立博物馆
书迹部分展出了空海《聋瞽指归》、最澄《久隔帖》、小野道风《三体白氏诗卷》等国宝,其中有中国宋代庆元刻本《后汉书》、唐写本《汉书·杨雄传》等珍稀汉籍。
空海,亦名遍照金刚,日本著名的留学僧,“入唐八家”(日本留学唐朝的八位著名僧人,有最澄、空海、宗睿、惠运、圆行、常晓、圆仁、圆珍等)之一,曾与最澄随遣唐使入唐学法,归国后,创立了真言宗。
其书法学王羲之,又有所创新。《聋瞽指归》是其代表作,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岩猿猴图 传牧溪笔 东京国立博物馆
汉倭奴王金印是此次展览的一个亮点,日本媒体称之为“最小的展品”,也是最受欢迎的展品。等待观印的人从展柜旁一直排到走廊里,多达百人,很多游客都自备小型望远镜,在人山人海中远望国宝。
汉倭奴王金印,1784年出土于日本北九州福冈市志贺岛,是东汉光武帝刘秀赐给日本倭奴王的印玺。《后汉书·东夷列传》载:
“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
建武中元二年,即公元57年,汉倭奴王金印的出土证实了早在2000年前,中国与日本已经建立起友好交往的关系。
水色峦光图 相传周文笔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此次展出的文物中,数量最多的佛教艺术文物,如京都仁和寺的药师如来坐像,清凉寺的释迦如来立像、大阪金刚寺的大日如来坐像、不动明王坐像,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普贤菩萨像、孔雀明王像、奈良药师寺吉祥天像等,都是日本的国宝。
时代为奈良到平安时代,相当于中国唐宋时期,既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南北朝遗风,又有丰腴健美、袒露上身的盛唐风韵,也有独特的日本式的静默凝思。
宋 李公麟(传)维摩居士图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展览的服务也做得十分到位,如中、日、韩、英、法五种语言的语音导览设备,中、日、韩、英四种语言的宣传彩页,中、日、英三种语言的藏品说明,毎日新闻社特别印制了展览专刊,介绍此次展出的国之重宝。
文创商店中,有精装、平装两种规格,英文、日文两种语言的展览图录仅汉倭奴王金印就研发出近10种商品,从佩饰、文具、明信片到陈设、文化衫等,价钱从四五百日元到上万日元不等。
虽是京都国立博物馆开馆120周年纪念展,却是亚洲文物的荟萃,虽是日本的国宝,却见证着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的千年交流史。
想起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长谷川等伯 牧马图屏风
文|文彭
文艺评论家
编辑| 黄俊娴铄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