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驹博文精舍-论张昭之劝降-居非阁
彭家驹博文精舍|论张昭之劝降-居非阁
彭家驹 今天和网友论史题,题为“论张昭之劝降”。我作文述以下论。何以为文记之?冀爰得求教耳。
很多人读历史有个误区,就是以事后的结果去推算事前的决策。事后结果赢,那么事前的决策都是正确的;事后的结果败,那么事前的决策都是错误的。如果读史这么读,个人愚意,是并不可取。
1994年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左一为孙权右一为张昭
我们先来看一下张昭劝孙权投降的前因,和张昭同孙策孙权的关系。
一,《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
也就是说,在孙策死后,孙权哭得差点不省人事的时候,是张昭站出来以大义责成孙权,并亲自扶孙权上马,等于作为江东四大家族之一的张氏带头确认孙权即位的合法性,并作出臣服的姿态。所以,张昭对孙氏的忠诚度是毫无疑问的。
二,同样吴主传:(十三年春)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仪,意与权同。
这段话非常明显,整个东吴朝廷主战的只有两人,周瑜和鲁肃。在孙坚孙策时代就跟随从军的老臣:程普,吕范,周泰等皆无记录。他们无记录并不是模棱两可,不发声音。因为你看原文:诸议者皆望风畏惧,“皆”,就是大家,众人。惟瑜、肃执拒之仪,“惟”,就是唯一,只有,只有两个人劝战。很显然,在曹操的大军压境空前压力之下,那些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世的武将们也集体慌了神,不敢求战,非张昭一人投降派而已。
三国志游戏系列里的张昭形象
那么,我们再来分析,张昭为什么要劝孙权投降?
孙策临终前,说了两句非常重要的话,这两句话基本奠定了孙吴政权的政治前途和用人大纲。第一句话很有名,就是“内事不决问子布,外事不决问周瑜”。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张昭对于孙氏集团的重要性。
张昭是内政第一把手,和外战的第一把手周瑜一起并立为孙氏集团的顶梁柱。但是很遗憾,虽然这句话广为流传,却并不见于《三国志》。但是《三国志》有另外一句话——《吴书第七》张昭传里:策临亡,以弟权讬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这句话奠定了张昭是孙吴第一辅臣的地位。第二句话是: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这句话相比就非常值得推敲了。前一句,我们是不是觉得很耳熟?对了,和刘备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时几乎如出一辙——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同样作为托孤重臣,张昭在孙氏集团里面的地位,可以说基本等同于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如何?可以对比衡量出张昭在孙吴集团的分量。后半句话“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那就有歧义了。
根据读史者的研究,我这里摘录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解读:
易中天的意思是:“假如江东内部政治不顺利,那么就慢慢的向西撤退,回到他们原先的地方(淮汜,孙坚是杭州富春人),这样就没什么危险了”
另一位黎东方(梁启超的学生)的意思是:“假如战事不顺利,那么就慢慢地、从容地归顺曹操所把持的朝廷,也不必有什么顾虑。”
我们已经无法确认孙策临终前对张昭的交代到底是何意?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孙策的大致意思是:打曹操,打得过最好,在江东站稳脚跟。如果打不过就不排除做出跑回老家,或者投降的决定,以保全孙氏家族。
在曹操兵不血刃拿下了不抵抗的荆州后。军队数量对于江东孙吴集团而言,已经形成了碾压式的优势。在那一封非常有名的,充分体现了曹操才华文风和狡黠性格的战书里——“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既强调了我是正义的——“近者奉辞伐罪”,又提醒一下军队的碾压式优势——“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最后还不忘调侃一句——“方与将军会猎於吴”。这封信从道义上,军队数量上,心理优势上,毫无疑问,在众多一班久经沙场,历仕孙吴三世的武将老臣们都不知所措。张昭提出投降,理论上很可能受了孙策临终前的嘱托,现实又逼迫张昭不得不作出他认为的为了保全孙氏家族最好的选择。那么赤壁之战前的战与降之争,又怎么能归罪于张昭一个人?
1994年版《三国演义》电视剧赤壁之战前夕的曹操
现在可以回到文章开头,我提出的那句话——读历史的误区,就是以事后的结果去推算事前的决策。事后结果赢,那么事前的决策都是正确的;事后的结果败,那么事前的决策都是错误的,这个读史方式并不可取。赤壁之战最后的结果,事后的我们知道是孙刘联军赢了,孙权,周瑜,鲁肃,诸葛亮等等少数几个人获得了他们人生中最高的赞誉。那么如果输了呢?孙吴集团将从江东完全抹去,身家性命可能都将全部不保,孙坚孙策两代人十几年创立的基业都将灰飞烟灭。而且,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军队感染了瘟疫,大面积非战斗性减员,所以,赤壁之战的胜负还是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那么,孙权为什么对赤壁之战前那么多人的集体主和不那么追究,唯独对张昭的投降主意刻骨铭心,非要在晚年之后还再次提起,非要置张昭于死地呢?那意思就很明显了,就是削弱打击张,陆,顾,朱四大家族的影响力。孙权在迫害张昭的时候已经称帝,称帝和称诸侯王,虽然从表面上看上去一样,都是一个带头的,领导一干群臣,但是在政治意义上还是有本质不同的。称诸侯王,虽然也是世袭,但是表面上还是要奏报朝廷皇帝,求得皇帝的批准。在战国时代,周朝衰微,各地的诸侯从公爵擅自冒称王爵,和周王室平起平坐,没有得到周王室的批准,从法律上说是不合法的。但是周王室衰微,对擅自进阶一步称王的又无法制约,只能睁一眼闭一眼,最后只能做成既成事实的状态。而一旦称帝,那就是名正言顺的世袭,天大地大,谁也管不了。孙权为了后世江山的稳固,不得不对有名望的四大家族进行打击,也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杀张昭、杀陆逊、顾雍罢相都源于此。(陆逊、顾雍我们可以另行文讨论,该文我们只说张昭。)至于打击,肯定要找个借口,那么张昭在早期时候的那个劝降,牵涉到了江东的延续和灭亡,政治意义非同小可,这无疑就成了最好的借口。不过话说回来,孙权要打击张氏家族,只能靠在那么多年前的事情来成为打击借口,从侧面来看,张昭的一生,从政能力也好,道德为人也好,并没有瑕疵,没有被孙权抓住别的把柄。如此看来,张昭应该算是很趋近于完美的一个人。
最后摘录几段三国志里对张昭的评价:
1, 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于昭,昭欲嘿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策闻之,欢笑曰:“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2, 孙权嗜酒,昭对曰:”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权默然。有惭色,遂罢酒。
3, 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
4, 权以公孙渊称藩,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昭谏曰:“渊背魏惧讨,远来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欲自明于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于天下乎?”权与相反复,昭意弥切。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昭熟视权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横流。权掷刀致地,与昭对泣。然卒遣弥、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于内以土封之。渊果杀弥,晏。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权烧其门,欲以恐之,昭更闭门户。权使人灭火,住门良久,昭诸子共扶昭起,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昭不得已,然后朝会。
5, 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
本文终,欢迎有识之士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