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3-12 01:42:51   全部文章   0/221

彭家驹博物馆的展览不让拍照,却没告诉你为什么-雨小薇

彭家驹博物馆的展览不让拍照,却没告诉你为什么-雨小薇

彭家驹
作为一个博物馆爱好者,看展览是我平时最喜欢做的事之一。哪怕一个人在博物馆里待一天也不会令我感到无聊。
看了很多的展览,当然会遇到不允许拍照的情况。前些天,去国家博物馆看了“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全展禁止拍照(但开展首日的媒体专场是允许拍照的)。遇到这样很棒的展览却不能拍照,心里难免会觉得特别遗憾,但还是会乖乖遵守规定,绝不偷拍。
博物馆作为公众场所,最近这两年在全世界都有开放拍照的趋势,许多长期与拍照游客作斗争的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开始渐渐放宽政策。更有越来越多不在博物馆里的展览,会专门为观者拍照设计展陈,特意留给人们拍照的角度或空间。

在米兰的时候,最遗憾的一件事就是没能去Santa Maria delle Grazie感恩圣母堂一睹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真迹。这幅名画此前一直都严格禁止拍照,所以把这幅画单独放在一个展厅里。2016年是刚刚开始允许拍照的时候,可是没想到门票却极难预约,不仅预约网页死活刷不出来,电话也没人接。后来听说,至少要提前2个月预约才有可能成功,并且预约时间精确到半小时,你必须十分准时地到达参观地点。
既然是如此知名的画作,想必也用不着通过开放拍照来提升社交网络的热度,而且《最后的晚餐》本身是一副干壁画,对光线很敏感,我至今不清楚感恩圣母堂是出于什么考虑开放了拍照。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落成之后,很快举办了“对话达芬奇”的特展,展出了维斯皮诺临摹版的《最后的晚餐》,算是稍微弥补了我没能看见真迹的遗憾。然而整个展览也都允许拍照,唯独这幅画不允许。
看的展多了,我也慢慢了解到很多展览不允许拍照的原因。

作品版权不属于博物馆所有
常去博物馆的人会发现一个规律,一般情况下,当代艺术的展览拍照控制都比较严格,而古代艺术类展览的反而没那么严格。这是因为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有限的。大部分艺术品的著作权也就是七十年左右,当代艺术家们有很多都还在世,版权保护就会比较严格,除非艺术家本人同意。
有些借展的艺术品也存在特殊的版权保护,可能不来自于艺术家本人,在外展出时,也会签订严格的版权协议,因此不允许拍照。
通常情况下,博物馆不太可能去跟艺术家本人一个一个沟通版权,询问是否可以拍照。曾经奈良美智在日本做地方展,展馆不允许拍照,让很多小朋友的家长不满,反映给展馆。后来,展馆就和奈良美智本人沟通了这件事,她马上表示一定要允许大家拍照,展馆就照做了。
相机闪光灯会对展品造成损害,如有机颜料、丝织品和壁画等
现在,即便在允许拍照的展览里,也不允许开启闪光灯。因为有些展品的确不能接触太多光线,因为可见光会对有机成分造成损害。画画的人都知道,颜料都有自己的耐晒牢度,不同的颜料在光下的分解速度不一样,想要作品保持的时间越久,耐晒牢度就需要越持久。
伦敦的国家美术馆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检验闪光灯对艺术品的破坏性。让闪光灯对着展品每七秒钟闪一次,闪了三个月之久。然后得出结论说,拆了罩的闪光灯的确使画的颜料造成了变化,颜料退色了。没拆罩的闪光灯对画没有造成肉眼可见的变化,通过仪器发现,其颜料密度发生了改变。当时,这个实验结果只对外公开了一部分结果。现实中,怎么会有人拍照还想着把闪光灯的罩取下来?而且排除闪光灯的影响,展厅的筒灯或者自然光线一样会对颜料有影响,改变它的密度。
丝织品是真的非常脆弱,哪怕不是古董,也非常怕光。所以很多丝织品的展厅都特别的昏暗。2015年,故宫开放了寿康宫,一进去就能看到一副缂丝的蓝白山水图,这个图就是复制品,因为丝织品真的超级怕光。

漆其实也是怕光的,怕的是长时间的光晒。所以一般漆器的展灯光都比较暗,展出时间不会太长。
欧洲壁画有很多用的是矿物颜料,对光的敏感度低,但中国的壁画一般用的是有机物,对光非常敏感。大家如果在国外看到有中国的壁画被裸展(据说美国和加拿大都有博物馆这么做),还让拍照,不管有没有用,我觉得一定要写信给博物馆控诉,而且发到社交网站上去。
政治因素
这一点和版权有点类似。比如一国留在海外的艺术品。几年前有一则新闻,“埃及正式要求德国归还王后雕像”,然后紧接着又有新闻说“德国拒绝向埃及归还古埃及最美王后雕像”。这个雕像一直在柏林新博物馆,展厅从门口开始就严格禁止拍照,连拍个门都不行。这个雕像一开始被考古队带到德国,藏了10年才被发现,埃及一直要求还,德国以“脆弱易碎”为理由不想还,就承诺肯定给埃及人民好好保护起来。
拍照会使人流变慢,影响观展体验
这一点在日本尤其明显,很多展览都有工作人员站在旁边盯着你,不仅不让拍照,而且不允许你在一个展品前面停太久,工作人员会特别礼貌的催你赶快往前走,更不会让你讲话。
嫌弃观众拍的照片会影响展览形象
听学博物馆学的童鞋说,这个理由是真的
Welcome Back!
欢迎下次再来。

关于在展览里拍照,我现在有个习惯:只要不是在很大的博物馆里、没办法走回头路的,看的时候就不拍照。等看完一圈,再倒序走回去拍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因为觉得一旦边看边拍,很容易就会切断看到作品时的连贯体验。所以,我更喜欢一个人看展,没有压力,能看的更仔细。
故宫的阿富汗国宝展,我来回走了三遍,第一遍看,第二遍查资料,第三遍拍照。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展已在全世界巡展了10年,之前在韩国、日本三次展出,展陈都非常精心,有高清图录出售,媒体宣传力度也很大,并且都不允许拍照。故宫却特别大气,允许拍照,但是展陈却特别粗糙,文字介绍甚少又没有图录卖。在拍照这件事上,咱们的故宫还真的很开放。

现在的很多展览都会有意引导人在里面拍照合影,鼓励你立刻hashtag发到社交网络上去,帮助展览进行宣传,遇到这样的展,大大方方自拍就好了,不用不好意思。
不过有些票价高但质量不够高的展览会让我觉得没什么可拍的,甚至可以不用去。“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时候,我查了一下展品信息,说实在的,好东西都没搬出来。所以果断放弃不去。后来,看了一些朋友的评论,都说很一般。这个展和我一样没去看的不用觉得遗憾,你完全可以去买一本书,叫《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英文版叫《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绝对比这个展好看多了,以后还能留给自己的小孩看。

现在数字化技术已经可以让很多人在家就看到展品的各个细节,比自己乱拍的照片好几百倍,而且易于保存。大英博物馆就推出了很多数字化项目,你甚至可以看到没有被展出的展品是什么样子。
但依然有人更喜欢自己去博物馆拍照,看看真东西,不论数字化怎么发达,也不会有肉眼来的真实。
去博物馆的真谛就是满足好奇。每个人拍照的目的都不一样,无论是哪种,开放拍照无疑对观众是一件好事。摄影作为一种满足观看好奇心的“截取”与“凝视”的器械,由摄影所记录的瞬间,转化为一种物质性存在,而被以各种方式保存、传播,成为了人们有关自己的实践的记忆。
但是,人的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摄影帮助我们记录,同时也促进我们的忘却。我们手机里的照片那么多,能常常翻出来回味的却很少。记录越多,有可能所见、所知也会越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