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12-16 04:54:10   全部文章   0/306

湛江酒店【视频】【水形物语】一场不可描述的“人鱼之恋”!-金源影城

【视频】【水形物语】一场不可描述的“人鱼之恋”!-金源影城
《水形物语》是像童话般的希望,而《三块广告牌》的基调是残酷的绝望,各有各的好,也许我私心更爱后者的交织,林杰妮但奥斯卡显然杨小邪发威,更爱前者的纯粹。


刚结束的2018年第90届奥斯卡上,最大赢家《水形物语》,简单纯粹到几乎让人小瞧,“不就是一个童话故事?”或许会这样想。
但在一个不甚新意的故事内核外,竟充斥那么多诗意和艺术性,温暖和触动,巧妙的色彩运用,流动的摄影镜头……一切的美感都像水一样包裹了这个故事,这就是导演的功力所在吧:因为拍得够美,所以无惧故事梗概显得略微俗套抚远吧。因为这是一部电影,一种艺术。

关于人物的论调,已经听得太多:他们都是无比孤独的,他们都是边缘人互相拥抱,他们都是特殊群体的一员。这都无疑,可我还想说,除了这些身份的性质之外,电影表现的还有,是他们每个人都是丰富甚至矛盾的。

卑微的清洁工,也能和拖把起舞关明生,心中从未泯灭对爱与美好的憧憬,还会为橱窗里的鞋驻足。是让人觉得弱势的哑巴,却实施令人误以为是特种部队出马的营救计划。爱抱怨又受歧视的黑人,自有她的乐趣与坚定甜蜜人生,不得志的同性恋画家,脱着发坚守喜欢的电视节目,养很多猫,和听不懂话的人鱼颤颤倾诉霭霭老去的悲凉凄苦。反派的刻画也不少,冷漠暴虐是一面,对残缺的女主产生兴趣是一面,对汽车深度和偏执的痴迷,又是一面。男主人鱼不属于人类,拥有神的力量,可他的情感与人类又别无二致,会爱会感恩,会抱歉会仇恨。

谁不是矛盾体的集合呢?看到剧中的人物,起起伏伏间突然想起自己,工作劳累一天后,发现第二天有感兴趣的音乐会/去美味的餐厅约会/喜欢的设计师推出新的香水,仍然激动不已。想起平常总是随缘随缘的自己,某一次为了什么而无比坚定的决心。想起开心嬉笑的繁盛结束之后,独处时自言自语的落寞------观众与“特殊人群”的心,一下子就连接起来了------其实,我们的心灵没有什么不一样。其实,每个人都是残缺的,可也是丰富的;是矛盾的,可这矛盾拉长生命的意蕴,使它回味无穷。

寥寥几笔的刻画,塑造出复杂的立体人物,再加上场景的贴切渲染,红绿冷暖色彩对比的俏皮与巧妙,各种各样、无处不在的爱(科学家是一种大爱)与各种各样、无处不在的水:煮鸡蛋的,维持生命的,用来“水乳交融”的,漏到电影院的,天空下落的,通往自由的………

这部电影的格局一点都不大,可是美丽柔软,特别讨好“心灵”。心灵几乎什么都不是,它就是它的关涉性,这便是现象学家胡塞尔说心灵的“意向性”。所有的意识都是从属于某物的意识,而在《水形物语》里,我们的存在都是水。

任何一部优秀的电影朱雯朱静,人物都是饱满立体的,刚刚说了水形物语是,《三块广告牌》更是。不同的是大目老师,水形物语的人物,唤起的是一种温情,因为“公主救王子”的故事基调,也因为奇幻而格局有限的设定,离纷纷扰扰的崎岖现实太远。广告牌可就不一样了,他选取热搜新闻式的典型现实风格,出场人物的性情举止,没有一个不复杂戏剧化,却又让人不自觉感叹“是我遇到这么些事儿,说不定我也会”。

《水形物语》就像说了尼采那句,“每一个未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所以女主拖着地也要跳舞小宇吉他谱,不减对生活的热望;所以电影精巧美妙得纯粹,让观众就像伴随着音乐跳了一场,唯美童真梦幻奇谲花笺记,极富生命力的华尔兹。可《三块广告牌》呢?就是舞步还没踏出一步,便吧唧一声把你摔在地上,告诉你,呸,每一个没骂脏话的日子都是对操蛋现实的辜负。

奸杀和自杀罗静恩,斗殴与放火,出言不逊,脏话横飞,冤冤相报,整个影片在最后小半部分之前,毫无礼貌或者温柔可言。像是走到水形物语作为“慰藉”与“填补”的对立面:彻底的发泄。但这种毁灭性的表达被撕裂开,作为电影呈现,并不是只让观众觉得“爽”罢了,在影片的情景里也能感觉到无力:在人性硬碰硬的关头,在理性而克制的,好言沟通的方式已经失效的时刻,除了诉诸于愤怒,用暴力的方式来修补一切(身份认同、代替交流、对抗不确定性等),还有什么路可走呢?

也许我们都不想当好人了,因为当好人没用,该流血的伤口还在流,痛苦的发泄湛江酒店,成为抛向他人的石头。可其实这种黑暗来自人性的深渊,正是罪恶加诸自身的惩戒。“神只能以暴力来闯入人类的知觉,在密不可分的日常生活中发出撕裂的声音”------其实是具有破坏性的暴力唤醒与拯救了他们,当愚蠢傲慢,冷酷糊涂占据了电影里密苏里州的人们。

有网友的观点说和政治有关:密苏里州是美国典型的红脖子州魔机传说,上次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在此州获胜。它是美国阶级种群矛盾最激烈,最愤怒的州之一。艾冰村作为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底层人民的愤怒自不待言。作者这样设置桐姨,无疑是对当今美国政治状况的隐喻。

其实无论有没有这层隐喻,每个人自带的愤怒从电影里都是显而易见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愤怒是青少年式的,因为愤怒是感知自我存在最快捷的方式,所以他对室友,对女友,对老师杜蕾丝,对社会,总是一副愤怒的样子。也许霍尔顿不是真的愤怒,他只是恐惧,对自己虚空人生的恐惧,而出于自尊心miomi,总是把恐惧表达成傲慢无礼。广告牌里的人物,又何尝不是呢?多少愤怒与暴力,究其根本,都是名为“无力”与“害怕”的悬崖呢?

所以警察对黑人同性恋言语和肢体上愤怒暴力的蔑视,是“恐同即深柜”的体现,警长一枪崩了自己的自我毁灭,是拒绝把自己交付给无常命运的自主性实现。

也许好人难寻,电影以一种不抱希望的丧呼应着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日常。可是就像泪中带笑的情节,坚硬外壳下柔软到和拖鞋说话逗趣的心,突然焕发出的活力泼辣地扫去灰暗。像是在说,对一切真切的又虚幻的无望,要反抗,不要丧。

鲁迅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超载乐队。” 既然一切都是虚空无意义的,希望便是不存在的,它将你榨干之后便弃掉你。也许曾有希望,但耗尽青春,也只见空虚的暗夜,那只能弃掉希望之盾了。

行为意义的丧失导致行为的缺失,进而导致绝望,但绝望也是虚妄的——无所逃于天地,无所逃于生死——于是绝望的虚妄性质导致行动大榭岛。绝望中抗战,绝望乃是前提。
所以鲁迅放弃希望之盾,“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的暗夜了”。没有希望,就以肉搏。已然绝望,但反抗绝望。

《水形物语》是像童话般的希望,而《三块广告牌》的基调是残酷的绝望,各有各的好,也许我私心更爱后者的交织,但奥斯卡显然,更爱前者的纯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