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4-06 11:42:20   全部文章   0/275

深水炸弹什么意思【视频】【木兰讲堂】第164期:罗永炜《一纸兰亭说不尽》-木兰书院

【视频】【木兰讲堂】第164期:罗永炜《一纸兰亭说不尽》-木兰书院

读经典美文,做智慧女人——欢迎走进木兰书院,邂逅生命中最美的传奇!(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小字“木兰书院”,免费订阅木兰微刊,与众多花木兰成为同伴!)

▲课堂录音
【木兰讲堂】第164期:罗永炜《一纸兰亭说不尽》
【讲座时间】2018年6月30日周六晚八点
【讲座地点】【木兰书院】微讲堂
【主讲嘉宾】罗永炜,男,师从邹炯文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兼行草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硬笔书法协会理事,北兰亭创始会员,三和印社执行社长,深圳市福田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深圳市青年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

▲罗永炜
【友情主持】谭妙蓉,女,中学语文老师。福田作协会员,福田区诗经工作室成员,全国文学社模范指导教师、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优秀指导教师;深圳市语文教师朗诵比赛特等奖、深圳市教师命题大赛一等奖。在第三届全国文学课堂教学大赛中荣获现场授课一等奖,获评“全国十佳文学教师”。

▲谭妙蓉
【讲座文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朋友们大家晚上好。首先感谢大家以及美丽的主持人和秦主席的厚爱,在这个美好的夜晚,让我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中国书法文化,我真是受宠若惊,诚惶诚恐,因为这样拿着手机讲课的方式我真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再加上我这具有特色的两广普通话,深怕让大家的耳朵遭罪了,所以在与大家分享的过程中,有说不清楚的,请多多包涵。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大瑰宝。在世界艺术之林享有独特地位。凡我中国人,对书法皆有一种独特情结。自三代已降,历经春秋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乃至近代,书法大家代不乏人,名作迭出,不胜枚举。谈中国书法家不可不谈书圣王羲之,若论历代书家谁粉丝最多,王羲之说第二无人敢说第一。而要论书法,王羲之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当为首选。《兰亭序》乃中国书法最具代表且杰出作品。
或许我们并不知道魏晋时代到底有多少王侯将相,但提起王羲之无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王羲之何德何能竟让千百年后人称颂?诸君且听我慢慢道来。
王羲之,生于303年—361年,洪煦榆字逸少,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故又称“王右军”。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美誉。其书法最大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遒美流丽书体。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融于一炉,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风格平和自然,不激不厉,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劲秀。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书《兰亭序》等。其《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二王”。王羲之遒美秀丽新体将汉字从实用而变为——重技法、重感情、重风韵之境界。此实书法艺术之觉醒,将汉字使用与艺术并存。
一、《兰亭序》产生过程
《兰亭序》简称《兰亭》,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禊序》、《禊帖》等,是由书圣王羲之在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与孙绰、谢安、郗昙、支道林、王徽之、献之等四十余位名士在会稽山阴(即浙法绍兴)兰亭雅集,此地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又有茂林修竹,流觞曲水,众名士临流赋诗,得诗三十七首贝迪奇,为纪念这次活动,因命王羲之作序文和所赋诗作结集,此序即千古著名之《兰亭序》。据传王羲之写《兰亭序》是在醉状态下一挥而就,等酒醒来,自己一看觉得有可观处,因有涂改以为憾。故有重写数遍,然总觉不如原稿,遂以原稿为宝贝,因传子孙,世代以为宝。
此乃寻常记载,然实还不止此。
宗白华先生说: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玩宠全文阅读,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有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自东晋南渡立国(公元317年)到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十七年来,天下战乱,无一宁时,民不聊生,北方大量流民在南迁途中,因杀掠、饥疫而能活者十之三、四蜷川实花。时前秦、前燕和东晋呈三足鼎立之势,而东晋尤弱,三十七年间皇帝换五,国势内忧外患,武将内乱,流民起义、天灾人祸,三才不和。永和年间,将相不和,桓温率兵灭成汉(巴蜀)有功而声望大振,朝廷不安,恐其震主鳄鱼肉好吃吗,遂起殷浩与之制衡。桓温雄才大略,务实性俭,然朝廷忌之;殷浩擅清谈,口若滔滔,名冠于世,名士重之。二人于北伐后赵上政见不和。永和八年,殷浩为夺北伐先权,仓促起兵,结果惨遭重创,由是二人矛盾益甚。是时王羲之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为殷浩副手,羲之与桓温又素有交往,桓曾力邀羲之共事。此番夹在殷、桓矛盾之间,面对桓、殷,王羲之尝以廉颇、蔺相如故事力劝殷浩与桓温和衷共济,主张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先安内使百姓休养生息而再图北伐,惜殷浩未采纳其建议,再次出兵北伐,事败而被贬为庶人。此永和九年故事。
文人雅集是两晋风流,崇尚清谈乃其重要表现形式。盛世雅集,诗酒兴会,声色犬马、物欲横流、兴极而归良有以也;乱世雅集,伤时感世,相对唏嘘,抒发悲慨。三月三日上巳节,在水边举行祓稧仪式,以洗濯祓除宿垢,是中国古老风俗,是邀朋雅集之佳节。永和九年暮春三月三王羲之即借此机会举行兰亭雅集,虽为文人士大夫雅集釜山行前传,实亦为桓、殷事也。然未料此次雅集竟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关注且重要文化活动。其意义:一是体现东晋文人士大夫以重精神自由、重感情、重风度为风尚。二是东晋士大夫以亲近山水自然方式,体悟玄理,引发玄思契机,从而返观人生。三是体现中国文人士大夫忧天下之忧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关于王羲之《兰亭序》流传
流传有绪
《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历来也有很多争议。兰亭序在明代以前少有怀疑真伪问题蜀山旁门之祖,至清末李文田和上世纪六十年代(1965年)由郭沫若认为非王羲之作,是伪托,从而挑起激烈兰亭大辩论,最后演变成政治斗争。参与者:康生、郭沫若、胡适、商承祚、胡适、启功等,至今尚未停止。
1965年5月22日,《文物》第六期刊发郭沫若先生文章《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其后又有《“驳议”的商讨》、《兰亭序与老庄思想》、《新疆新出土的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等文章。郭氏以南京出土东晋墓志、墓砖、新疆出土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来否定王羲之《兰亭序》神匠职业领主,掀起一场所谓兰亭论辩。郭氏否定兰亭理由如下:
1.由南京出土王兴之墓志、谢鲲墓志、王丹虎墓志砖,此前出土颜氏墓志砖、刘尅墓志砖等书法带有隶意,认为王羲之书必须带有隶意,兰亭无隶意,值得怀疑。
2.由新疆出土《三国志》抄本是隶书,认为当时所有书体都应是隶书,而兰亭不带隶意,更不是隶书,所以是假托。
3.引《阁帖》智果书梁武帝评王羲之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语,认为《兰亭序》不够雄强。雄强应类晚清人喜《爨宝子》、《爨龙颜》书体,王羲之书应当如此。
4.南朝刘孝标注刘义庆《世说新语·企慕十六》王羲之《兰亭集序》,时称《兰亭集序》为《临河序》。《临河序》少“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一大段,便认为《兰亭序》文也是伪托。
5.认为兰亭集会当是快乐的,王羲之性格当是倔强的,不应有后段之悲观情绪。《兰亭序》后段亦是后加。
6.《兰亭序》从文到书都是智永“依托出来的”。
有鉴于此,特将《兰亭序》流传加以细述如下:
自羲传献始,逮及智永,已是七代。智永高寿近百岁,然自幼出家,并无子孙,为使右军妙迹永传,遂将《兰亭》原稿交与得意弟子辩才。
辩才乃书痴,对《兰亭》珍爱甚于禅师,害怕遗失,于是在方丈高的屋梁上凿一暗格以存放,闲时临习《兰亭》颇勤。
太宗李世民,文武盖世,以仁德之心治理国家大事,一代明君,治国之余,雅好翰墨(如晋祠铭)尤喜右军书法,认为王羲之书法尽善尽美。或重金收购,或下旨强收,右军妙迹,几尽归矣,独缺一《兰亭序》。经过调查,太宗判定《兰亭序》在辩才手里,于是下旨把辩才召到皇宫,前几天不说事儿,就是好吃好喝好招待,过了几天,才找了个机会问辩才《兰亭》下落,辩才确切声称,说昔智永禅师在时,的确在他手里见过,但禅师世没后,不复见矣
既然和尚辩才说不在手里,太宗没办法,只得放他回寺。再三推敲,觉得一定是辩才手里,于是,又召进宫,又放,又召进宫,又放,如此三次,辩才始终坚决不松口。太宗不得《兰亭》,寝不成眠,食不知味,于是命大臣说:右军法书,朕所偏爱,几乎学遍,独不得《兰亭》,辩才那个老和尚,人老了,放在那里也没什么用,又不能强抢,大家替想个办法。当时著名宰相房玄龄说:有个叫萧翼者,梁元帝孙子,才智权谋都有过人之处,让他去,说不定能行。
萧翼于是入朝,听到这个任务马上说,这事可以办,但是皇帝您得给我点东西丽莎·蓝道尔,就是二王其他书帖借给我二三个就可,李世民当然同意,于是萧翼改装打扮成一个落魄商人,找了一个黄昏来到辩才寺院,故意过辩才禅房,辩才上前询问,萧翼说,我本乃北方人,现在来做点蚕种买卖,历观各地寺院,幸遇大师如此如此,于是两人进屋开始大谈文雅之事,其间自然是琴棋书画,诗词歌咏,无所不至,辩才一见萧翼如此才华,顿时引为知音,两人聊通宵不眠。临走时,辩才交待,得空且来。
于是两人不断相见,谈诗论艺,情趣相投,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少年金米。约半月余,萧翼把自家祖上梁元帝《职贡图》拿来示辩才,禅师赞赏不已,由画而谈书法菲纶,萧翼于是说,我祖上皆是学二王书者,我此番出来带了几幅字,下次拿来给你看。
辩才好书书者也,欣然应允。明日,萧翼果带书帖来,辩才赏鉴后说,不错,确是右军真迹,然,非最佳神品,我这里有一真迹,那才是最妙书法,非比寻常。萧翼问是啥帖,辩才说是《兰亭序》,萧翼说,大师可别逗我,经历这么久,《兰亭序》真迹早不知去向,你这版本定是向拓假的。辩才当然不服,说,此是我师从他祖上手里继承下来的,谁传谁,流传有绪,焉能有假?你明天请来看便知真假。
次日,萧翼来,辩才从房梁上取下《兰亭序》真迹,萧翼一见,心中大喜,知是真迹无异,却装作找了几处毛病,说,此向拓本,不是真迹,两人因争论不已,最终也没定局。
于是,萧翼将带来的二王真迹和《兰亭序》真迹都被放在案头,再也没有往梁上暗格里放。其实,此时辩才已是80高龄老人,上高下低并不方便,此后数日,隔三差五,萧翼就来一趟,两人共论二王法书真伪,连看门童子也跟萧翼混得越来越熟。
一日有一天,辩才大师外出访友,萧翼自己就来到僧房前,跟童子说,我手绢丢在床上,烦你开门让我取回,因来往很勤,于是童子便不怀疑,萧翼进屋来,取《兰亭序》真迹和带来的二王法帖走。
出得寺,萧翼把皇上密旨告诉当地长官。下令去召辩才时,辩才尚未归来,闻长官有请,说是御史召见,一见御史,竟然是萧翼,萧翼告知实情,辩才一听就当场昏倒,抢救很久之后,终于醒过来。
萧翼归朝复命,太宗大喜,赏房玄龄,赏萧翼。心里非常恼火辩才,但因为辩才实在年岁已高,不好加罪。过数日,心觉过意不去校园狂少4,复赏辩才财物粮食,辩才领赏赐后,不敢自己用,将宝物换为金钱,建了三层宝塔,约岁余,辩才终因伤心过度,西归见如来了。
太宗既得《兰亭序》,珍如拱璧,朝夕鉴赏,学之不倦,又请当时拓书专家如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个人余干教育网,拓出拓本,分赐皇子及王公大臣。以今天看来,此诚《兰亭序》法书推广,自是《兰亭》声名益隆,世间法帖,无出其右。遂为千百年后书学经典,后世习书者,鲜有不从《兰亭》取法者也。若非太宗李世民以皇帝身份重之并推广,能否如此名世,尚不可知。然《兰亭》固神迹也,又逢太宗珍爱,可谓物遇明主,亦天数也。
贞观十二年,圣体不适,临去世,召儿子唐高宗李治于床前,朕想要个东西,你是最孝顺,定不会违背朕意,你觉得如何?高宗含泪应允,李世民于是说想要《兰亭》。于是,《兰亭》真迹从此长伴太宗葬入陵墓,不复见世间。
当今流行在世间《兰亭序》书法帖本,皆是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人之拓及后人或临或刻、拓版本。
若无太宗,《兰亭》不会如此广传人间并为世人所重,然亦因太宗,使《兰亭》真迹从此不现人世。后来种种传说,陵墓盗掘迷失也罢,最初并未入陵也罢,将来或能重现人间也罢,总之,《兰亭》书韵,至今仍是绝响。
三、《兰亭序》书法赏析
《兰亭序》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行书,时51岁。乃王羲之平生得意之作。总览全篇,萧散简远、冲和平淡、用笔不激不厉,挥运自如,收放有度,点画从容而神气内敛,章法疏密有致,自然天成。给人以高雅、清新、华美、蕴藉艺术感受。书者气度、风神、襟怀、情愫,于作品中尽显。堪称王羲之书法艺术之最高境界。古人评王羲之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可谓绝妙比喻。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老婆有交代。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就技法而言,其点画注重提按顿挫,精到而多变,同一点画,写法多样,无法而有法,寓刚健于婀娜。结构强调欹正开合,生动而多姿,同字异形,绝不重复,能尽字之真态,寓欹侧于平正。用笔中侧互用,方圆并施,或藏或露,极尽变化之能事,历代以来,无出其右。序中有二十一个“之”字,无一雷同,各具独特风韵,历来为赏者称颂。
目前流传于世《兰亭序》有两种。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永绝于世。
一是唐太宗时冯承素本,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最佳者。从形质到神韵均成为后学习行书典范。二是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
今所谓《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难得,尤以《宋拓定武兰亭序》为珍贵。是摹,是拓,均对研究王羲之作为重要依据,是研究历代书法极其珍贵资料。
兰亭雅集以一种高雅文化方式传承至今,全赖《兰亭序》书法艺术魅力。它成为中国书法传统审美一种标准,乃中国书法审美至高境界。
不仅如此兰亭雅集的方式成为了中国历代文人交流思想,交换知识的最理想方式;兰亭雅集成果的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化活动中最值得珍视的一部分;兰亭雅集精神成为中国文人士大夫向往追求自由、和谐、品质最典型之文化精神。
注:本文内容资料有引用、借鉴处,特此明示。

兰亭集序
【作者】王羲之【朝代】魏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素华映月,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痋人。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深水炸弹什么意思”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郝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罗永炜书法作品欣赏









罗永炜篆刻作品欣赏




罗永炜师傅邹炯文先生对他的评价:永炜(书法)五体皆能,尤以楷、行、草为卓越。其小楷有六朝与唐人写经遗意,行书学大王而兼取陆柬之,米南宫之法,草书承二王、张旭、孙过庭裔脉。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铺毫发笔,点画精准,结体严谨。纵横使转,腾掷龙蛇,极尽笔墨之能。

书院微信公众号:mlsy3838
木兰微刊投稿邮箱:mlsy38@sina.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673799439
转载注:来源木兰书院微信号 mlsy3838否则追究
本文编辑:叶 子 法律顾问:李红梅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木兰书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