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儿【视频】【独家重磅推荐】:鱼道的故事-两江网站群
【视频】【独家重磅推荐】:鱼道的故事-两江网站群
编者按:
近日,两江网络发布了央视一套为庆祝广西自治区建立六十周年的纪录片中关于长洲鱼道的播出预报。收到很多关于鱼道的相关问询。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生态室副主任:谭细畅 为此特提供了三篇关于鱼道的文章,其中有些内部图片和视频是第一次展现在公众面前。
(下文中图片均可点击放大观看)
鱼道的故事(篇一)
鱼道就是在水坝阻隔的情况下给鱼类一条回家的路,产卵繁衍后代。
首先说说青海湖鱼道的故事。
本世纪初,青藏高原气候干燥,青海湖地区干旱,甚至一些河段出现断流。在这种情况下,青海湖裸鲤的产卵洄游愈发受到河流上小水坝的影响爱晚红枫。水坝用于灌溉,种植油菜、青稞。
2005年水坝阻隔下的青海湖裸鲤
2006年青海省在青海湖的几条主要河流上修建了隔板式鱼道,但总体过鱼效果不佳,有的鱼道被洪水冲毁。
2007年,我们将台湾清华大学曾晴贤教授引荐到青海湖,推动两岸的生态保护合作。
2008年双方合作在沙柳河上用钢材搭建的鱼道模型效果非常理想赌仔自叹,并在新闻联播上报道。之后的2010年青海省将沙柳河上的水坝拆除,修建成阶梯式鱼道,并把整个河段打造成一个景点,观鱼、鱼类人工放流点、观鸟、看油菜花。
2008年8月15日新闻联播报道青海湖鱼道模型
近年,其它河流上陆续建起7座阶梯式鱼道,充分保障了青海湖裸鲤的溯河洄游,鱼类洄游的场景蔚为壮观。这也是青海湖的另一张名片,“青海湖观鱼”,最佳季节5下旬至-7月上旬。
青海湖鱼道扁蓿豆,国内生态保护的典范之作。
现今沙柳河阶梯式鱼道
(在此一并感谢台湾清华大学曾晴贤教授的鼎力相助炎阳刀法!)
曾晴贤教授察看沙柳河原来的鱼道
鱼道的故事(篇二)
长洲鱼道2007年建成,凌潇潇是西江上最下游的一座鱼道,是我国建设的第一座大型鱼道,也是国内唯一一座针对中华鲟设计的鱼道。
长洲鱼道
长洲鱼道的难点在于,既然是针对中华鲟设计的,但珠江水系的中华鲟仿佛黄鹤一去不复返,那么其它鱼类可以通过长洲鱼道上溯吗?
2011年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俺的前任东家)开始对长洲鱼道的流场、流速及过鱼情况进行了仔细地监测,使用了EY60回声探测仪、DIDSON扫描声呐等设备。
鱼道水声学观测
2013年缚绑王爷,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开始主持长洲鱼道的监测。面对鱼道流量大,水深、水急的情形在监测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并充分把握水文因子对过鱼效果的影响机理。2017-2018年开始在长洲鱼道使用水下机器人观测,并尝试使用PIT射频芯片跟踪监测的方法。
鱼类采集后测量解剖
长洲鱼道在4-5月过鱼种类较多,过鱼效果较好短刀行。但目前定量地评估长洲鱼道过鱼数量仍较为困难。部分时段鱼道入口水声学记录平均2400尾/小时。 2014年4月23日长洲坝鱼道录像宠物森林,鲢上溯小高峰,统计1个小时,上溯尾数高达160尾,规格3斤左右,。(为横着拍,看上去鱼由上到下归途如虹。观测的玻璃宽1.2m高2m)。
珠江禁渔期制度延长为3-6月,大大的增加了河流里鱼类的数量,也大大促进了长洲鱼道中鱼类上溯的数量。长洲鱼道无疑是鱼类上溯的重要通道。
鱼道监测到的最大个体---鳡唐功红,全长99cm,重7kg
2018年12月在第18届亚洲鱼类学会年会上相关鱼道研究成果进行了报告。目前鱼道监测方面已经发布论文8篇(其中SCI 3篇)日本泥浆节。
一并感谢参加长洲鱼道监测的所有人员!
2018年我们团队的长洲鱼道监测工作入选央视。此片是专门为广西自治区60周年大庆而作的纪录片,播出时间为中央电视台一套12月8号晚上10:38分播出;广西电视台卫星频道在12月9号晚上8点播出;中央电视台四套会在12月19号晚上10点。
鱼道的故事(篇三)
敢于面对挑战,鱼道监测走向汉江、右江、雅鲁藏布江。
2016年,数万尾鱼聚集在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坝下,倍受关注,国内各大媒体报道,形成一次生态危机事件。
汉江崔家营航运枢纽鱼道危机事件
2017年我们团队通过投标的方式,承担了该鱼道的过鱼效果监测评估。7-9月经过现场勘察和采取相关改进措施褚海辰,鱼道过鱼效果惊人,在鱼道上游中都观察到鲢鱼的跳跃,四大家鱼及翘嘴鲌等蜂拥而上、成群上溯。崔家营鱼道中已采集到的种类达29种。
水下机器人录制的图像
2017年仍然通过投标的方式,我们中标负责右江鱼梁航运枢纽鱼道的监测。2018年应用PIT射频芯片跟踪监测鱼类在鱼道内的行为习性,估算鱼类通过鱼道上溯的时间需要3-7天。
PIT射频芯片跟踪系统
2018年,受邀观摩雅鲁藏布江一大型鱼道,参与相关设备调试,这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最长的鱼道,全长约3700米。行走在神山圣水间,一路伴随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为波涛汹涌的河流。第二次进藏,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云,灵净。有的覆盖山顶,笼盖四野;有的挂在山腰,不枝不蔓;有的匍匐在山脚,静若处子。这里的云,少了些风起潮涌的飘浮不定,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凝固态。也许是云朵太眷恋那山峦,竟然迟迟无法挪动它的脚步。沛儿也许人生的旅途象这雅鲁藏布江两岸的云,有一份坚持就好。
目前我国海拔最高、最长的鱼道,全长约3700米
结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目前鱼道方面的研究工作总体上仍比较滞后,且存在不均衡性,例如重视设计、忽略监测,重运行、轻管理,重建设、无改进。这种现状不利于水电建设上鱼道生态功能的发挥,直接导致一些质疑甚至否定鱼道功能的观点产生。
右江鱼梁航运枢纽鱼道
以上3篇小文章,意在为设计及建设鱼道打气,科学设计、精心运行,鱼类畅通无阻,为生态之利,回报社会。
本文作者:谭细畅 博士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
生态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两江网络lj.pub创始于2003年
ChinaNative.net 守望中国原生之美
编者按:
近日,两江网络发布了央视一套为庆祝广西自治区建立六十周年的纪录片中关于长洲鱼道的播出预报。收到很多关于鱼道的相关问询。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生态室副主任:谭细畅 为此特提供了三篇关于鱼道的文章,其中有些内部图片和视频是第一次展现在公众面前。
(下文中图片均可点击放大观看)
鱼道的故事(篇一)
鱼道就是在水坝阻隔的情况下给鱼类一条回家的路,产卵繁衍后代。
首先说说青海湖鱼道的故事。
本世纪初,青藏高原气候干燥,青海湖地区干旱,甚至一些河段出现断流。在这种情况下,青海湖裸鲤的产卵洄游愈发受到河流上小水坝的影响爱晚红枫。水坝用于灌溉,种植油菜、青稞。
2005年水坝阻隔下的青海湖裸鲤
2006年青海省在青海湖的几条主要河流上修建了隔板式鱼道,但总体过鱼效果不佳,有的鱼道被洪水冲毁。
2007年,我们将台湾清华大学曾晴贤教授引荐到青海湖,推动两岸的生态保护合作。
2008年双方合作在沙柳河上用钢材搭建的鱼道模型效果非常理想赌仔自叹,并在新闻联播上报道。之后的2010年青海省将沙柳河上的水坝拆除,修建成阶梯式鱼道,并把整个河段打造成一个景点,观鱼、鱼类人工放流点、观鸟、看油菜花。
2008年8月15日新闻联播报道青海湖鱼道模型
近年,其它河流上陆续建起7座阶梯式鱼道,充分保障了青海湖裸鲤的溯河洄游,鱼类洄游的场景蔚为壮观。这也是青海湖的另一张名片,“青海湖观鱼”,最佳季节5下旬至-7月上旬。
青海湖鱼道扁蓿豆,国内生态保护的典范之作。
现今沙柳河阶梯式鱼道
(在此一并感谢台湾清华大学曾晴贤教授的鼎力相助炎阳刀法!)
曾晴贤教授察看沙柳河原来的鱼道
鱼道的故事(篇二)
长洲鱼道2007年建成,凌潇潇是西江上最下游的一座鱼道,是我国建设的第一座大型鱼道,也是国内唯一一座针对中华鲟设计的鱼道。
长洲鱼道
长洲鱼道的难点在于,既然是针对中华鲟设计的,但珠江水系的中华鲟仿佛黄鹤一去不复返,那么其它鱼类可以通过长洲鱼道上溯吗?
2011年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俺的前任东家)开始对长洲鱼道的流场、流速及过鱼情况进行了仔细地监测,使用了EY60回声探测仪、DIDSON扫描声呐等设备。
鱼道水声学观测
2013年缚绑王爷,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开始主持长洲鱼道的监测。面对鱼道流量大,水深、水急的情形在监测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并充分把握水文因子对过鱼效果的影响机理。2017-2018年开始在长洲鱼道使用水下机器人观测,并尝试使用PIT射频芯片跟踪监测的方法。
鱼类采集后测量解剖
长洲鱼道在4-5月过鱼种类较多,过鱼效果较好短刀行。但目前定量地评估长洲鱼道过鱼数量仍较为困难。部分时段鱼道入口水声学记录平均2400尾/小时。 2014年4月23日长洲坝鱼道录像宠物森林,鲢上溯小高峰,统计1个小时,上溯尾数高达160尾,规格3斤左右,。(为横着拍,看上去鱼由上到下归途如虹。观测的玻璃宽1.2m高2m)。
珠江禁渔期制度延长为3-6月,大大的增加了河流里鱼类的数量,也大大促进了长洲鱼道中鱼类上溯的数量。长洲鱼道无疑是鱼类上溯的重要通道。
鱼道监测到的最大个体---鳡唐功红,全长99cm,重7kg
2018年12月在第18届亚洲鱼类学会年会上相关鱼道研究成果进行了报告。目前鱼道监测方面已经发布论文8篇(其中SCI 3篇)日本泥浆节。
一并感谢参加长洲鱼道监测的所有人员!
2018年我们团队的长洲鱼道监测工作入选央视。此片是专门为广西自治区60周年大庆而作的纪录片,播出时间为中央电视台一套12月8号晚上10:38分播出;广西电视台卫星频道在12月9号晚上8点播出;中央电视台四套会在12月19号晚上10点。
鱼道的故事(篇三)
敢于面对挑战,鱼道监测走向汉江、右江、雅鲁藏布江。
2016年,数万尾鱼聚集在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坝下,倍受关注,国内各大媒体报道,形成一次生态危机事件。
汉江崔家营航运枢纽鱼道危机事件
2017年我们团队通过投标的方式,承担了该鱼道的过鱼效果监测评估。7-9月经过现场勘察和采取相关改进措施褚海辰,鱼道过鱼效果惊人,在鱼道上游中都观察到鲢鱼的跳跃,四大家鱼及翘嘴鲌等蜂拥而上、成群上溯。崔家营鱼道中已采集到的种类达29种。
水下机器人录制的图像
2017年仍然通过投标的方式,我们中标负责右江鱼梁航运枢纽鱼道的监测。2018年应用PIT射频芯片跟踪监测鱼类在鱼道内的行为习性,估算鱼类通过鱼道上溯的时间需要3-7天。
PIT射频芯片跟踪系统
2018年,受邀观摩雅鲁藏布江一大型鱼道,参与相关设备调试,这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最长的鱼道,全长约3700米。行走在神山圣水间,一路伴随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为波涛汹涌的河流。第二次进藏,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云,灵净。有的覆盖山顶,笼盖四野;有的挂在山腰,不枝不蔓;有的匍匐在山脚,静若处子。这里的云,少了些风起潮涌的飘浮不定,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凝固态。也许是云朵太眷恋那山峦,竟然迟迟无法挪动它的脚步。沛儿也许人生的旅途象这雅鲁藏布江两岸的云,有一份坚持就好。
目前我国海拔最高、最长的鱼道,全长约3700米
结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目前鱼道方面的研究工作总体上仍比较滞后,且存在不均衡性,例如重视设计、忽略监测,重运行、轻管理,重建设、无改进。这种现状不利于水电建设上鱼道生态功能的发挥,直接导致一些质疑甚至否定鱼道功能的观点产生。
右江鱼梁航运枢纽鱼道
以上3篇小文章,意在为设计及建设鱼道打气,科学设计、精心运行,鱼类畅通无阻,为生态之利,回报社会。
本文作者:谭细畅 博士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
生态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两江网络lj.pub创始于2003年
ChinaNative.net 守望中国原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