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5-31 08:54:49   全部文章   0/360

新宏基家具【视频】119:凡有所知、有所见就是妄想,这妄想在于人在于心不在境 楞伽经-妙法莲华修习苑

【视频】119:凡有所知、有所见就是妄想,这妄想在于人在于心不在境 楞伽经-妙法莲华修习苑
短视频目录(20180926)点击进入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全)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楞伽经【五】12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慧律法师讲座
楞伽经(五)12
(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因为凡夫根本就没有办法觉知,圣人所了知的事的一切法,是圆成实性的自性故,所以凡夫不觉诸法、不见诸法猎食无限,那么凡夫不见诸法离有无相,所以凡夫应当不是颠倒,因为凡夫若说颠倒,是不对的,因为凡夫也是不见离有无,因为凡夫不见真,所以凡夫应当不颠倒,而事实上,凡夫是颠倒,那请问世尊,凡夫不见真说不颠倒,那凡夫确实没有圆成实,又叫做确定是颠倒,那么请问世尊,凡夫到底是颠倒?还(是)不颠倒,这也只有大慧问得出来而已,这个没有人问得出来,这个如果问到其他的法师,他会觉得你很烦。这个没有人会问得出来,这一段逻辑这样,听得懂吗?应当没问题嘛!因为圣人不见妄,也不见真,这是真正的真见,那凡夫没有能力,他不见真,所以应不颠倒,事实上凡夫是颠倒的。
【注释】“若使如圣,以圣知、圣见、圣慧眼”:“若使”,就是假使。谓假使如佛所说的:圣人是以圣人之知、见、慧眼,而见诸法有圆成实自性者。“非天眼、非肉眼,性自性如是知”:而非以凡夫之肉眼或者天眼,能得知见诸法有圆成实性。“云何愚夫离是妄想?不觉圣性事故”:既然知见诸法有圆成实性,为佛之(的)境界,非凡愚妄想分别之境界,则愚夫如何能离此妄想,而见实性?因为凡夫不具佛眼及佛之知见猎蝽,故(所以)不能觉知圣人所见之实性事。大慧之意为:因此,凡夫如何能成圣?若不具佛眼,不离凡夫之知见妄想,则不能见真性,凡夫不能见真性,岂非成佛无望?而佛曾说一切众生皆毕竟成佛,故有此疑。“彼亦非颠倒,非不颠倒”:“彼”,是指凡夫。“颠倒”,是谓虚妄。
“谓不觉圣事性自性故”:因为不能觉知圣人所知之事与圆成实自性,故(所以)是颠倒,而“非(不能说)不颠倒”。“不见离有无相故”:不见诸法离有无相,故非颠倒,以若有所见,即(就)是颠倒故:凡夫还是不见,若有所见,不论是见真荷东猛士,见妄,皆(都)是虚妄,皆是颠倒见;因此大慧说:凡夫以(因为)不见真故(所以)不能说他是颠倒,他跟圣人一样,圣人不见妄、不见真,凡夫也有这种功夫啊!他不见真啊!亦(应当说)不颠倒啊。而上面一句则正好相反:以凡夫不见真,故(所以)成颠倒!如是则凡夫究竟是颠倒、还是不颠倒?若凡夫不颠倒,则凡圣相滥;若凡夫是颠倒,则以此句所见,并不颠倒(以(因为)不见真故。)嗯!只有大慧问得出来,这种问题如果你想得出来,我佩服你。
【义贯】“大慧白佛言:若使”(假使)“如”佛所说:“圣”人为“以圣知、圣见、圣慧眼”,而了了知见诸法有圆成实性,而“非”以凡夫之“天眼”,亦“非”以“肉眼”见。诸法之圆成实“性自性”既是“如是”方能“知”见,即“非如愚夫”以天眼肉眼“妄想”分别之所能知见者;“世尊”,若如是者,则“云何愚夫”得“离”于“是”(此)依于肉眼天眼所得之种种“妄想”,而见实性呢?以愚夫并无佛眼之慧眼,因此“不”能“觉”知“圣”人所知见之实“性事故”,是故凡夫岂非成佛无望?“世尊,”凡圣所见虽然有别,然“彼”凡夫“亦非颠倒,非不颠倒;所以者何?谓不”能“觉”知“圣”人所见之圆成实“事”之“性自性故”,所以非不颠倒(以凡夫不见真性,故(所以)是颠倒,非不颠倒);确定是颠倒,又,凡夫以“不见”诸法为“离有无相故”,他根本没有这种功夫衡水十三中,所以因为不见,站在不见真、不见妄的角度,他也不见真啊,所以也不能说他是颠倒,他跟圣人一样不见真,圣人是不着真,他是连见都见不到,所以亦非颠倒,以若有所见即(就)是颠倒,而凡夫不见真,故(所以)应当说是不颠倒,(此为(这个是说):凡夫不见真,跟圣人一样,圣人不见妄、不见真,凡夫是没有能力见真,故那应当说他是不颠倒——其实事实凡夫是颠倒,如是则正、倒不分,凡、跟圣相混:因凡愚于正理常有此疑,故大慧提出此(这个)问题)。
【世尊,圣亦不如是见,如事妄想,不以自相境界为境界故。世尊,彼亦性自性相,妄想自性如是现,不说因无因故,谓堕性相见故,异境界,非如彼等,如是无穷过。】
世尊,圣亦不如是见,圣人也不能说生分别心而见,圣人他没有分别心,所以圣人也不如是生分别心而见,因为圣人没有分别心,圣人绝对不会随如幻的事,“如事”就是如幻之事,而生种种妄想,圣人绝对不会随着如幻化的缘起性,而生种种妄想,因为圣人不如事生分别见嘛!所以也绝对不会随如幻的事,产生种种的妄想,圣人绝对不会以自相,就是自心所现的相的这种染污的境界,为真实的境界,不以自相境界为境界,就是不以自心所现的染相的境界,为~,补两个字周张弛,为“真实”境界,后面那个你要补两个字,看起来才看得懂,为真实的境界,圣人不以自心所现的染污的相的境界,为真实的境界,凡夫就不一样了,凡夫把如幻的境界、染污的境界,误认为真实的境界。
世尊!彼亦性自性相,彼圣人,“彼”是圣人,世尊!彼圣人也是实见到,“性”就是圆成实自性,彼圣人也是确实见到了圆成实自性相,圆成实自性相。那么如果用这个角度来讲,圣人确实见到圆成实自性相,自性、还有自相,如果真的见到圆成实自性相,只要有所见,便是虚妄,便会有妄想啰!只要说圣人有见到圆成实自性,只要有所见,便是妄想自性如是现,如是在圣人心中所显现,为什么?因为见真见妄,统统是妄想,所以如果真的圣人也讲说,他见到了圆成实自性,只要说有所见,便是妄想自性,从圣人的智慧当中,显现了种种妄想,这个问题就大了,圣人心中也有显现妄想,因为圣人见到了圆成实自性,真的圆成实自性,是无所见,可是说“见”,那么就是一种妄想,变成圣人见到圆成实自性,是不是说:圣人在自心性当中的智慧,也显现出妄想呢?不说因无因故,谓堕性相见故,世尊不会去说,也不可以说,也不能说因,就是有相同的因,就是圣人跟凡夫是有相同、还是相异的因,那么,世尊不说苏铁山,从来不说,也不可说,说:世尊!也不能说圣人跟凡夫有相异之因,“因”就是有,“无因”就是无,世尊!“不说”就是不可说,圣人跟凡夫有相异之因,无因,那么世尊也不能说,圣人跟凡夫没有相异之因,到底是有相异之因?还是没有相异之因呢?大慧就举出来,说:世尊若说有相异之因,就会堕入分别心的性相见故,就会变成圣人也有分别心,因为圣跟凡是相异之因,世尊!如果您这么样说,圣人跟凡夫是有差别相异之因,那么世尊,如果您这样讲,就会堕入分别的性相见故。异境界,非如彼等,世尊!如果说:圣凡有相异之因,圣人是异于凡夫的境界,非如彼等凡夫的境界,世尊若如果这样讲,圣人异于凡夫的境界,非如彼等凡夫的境界,世尊如果这样讲,世尊就有无穷的过患,因为落入分别心,有分别心就不能成佛,即落入分别,等同圣人也是有妄想,圣人既然落入分别心,圣人就是有妄想。
再讲一遍,说:世尊!圣亦不如是见,圣人也不如是于一切法生分别见,圣人绝对不会随如幻的事生一切的妄想,因为圣人他没有妄想,圣人绝对不会以自心所现的染污的境界为真实的境界,世尊!但是呢,从另外一个角度,彼圣人也实在是见到了圆成实自性相,世尊!如果真的见到圆成实自性,那么麻烦就大了,只要有所见,便是虚妄,那么妄想自性就会从圣人的心中显现出来,于圣智中显现,因为你见到圆成实,就是虚妄的妄想,有所见美返网,就是妄想,所以妄想自性于圣人心中,圣人的智慧中就显现了,世尊!并不能说,以世尊不能说,圣人跟凡夫有相异的因,或者是圣人跟凡夫无因,无相异之因,世尊如果说,圣人跟凡夫有差别的相异之因,立刻就落入分别的心性相见故,堕性相见故,堕入分别的性相见故,佛如果这样讲,圣人的境界是异于凡夫的境界,非如彼等凡夫的境界,这样讲就很麻烦,若如是说,世尊则有无穷的过患,为什么呢?一讲到圣人异于凡夫的境界,圣人异于彼凡夫境界,非如彼凡夫的境界,世尊!如果您这样讲,就会得到无穷的过患,立刻落入分别心谢师宴菜单,凡圣因为有差别,等同圣人心中也起分别心,有种种的妄想啰!这也只有大慧问得出来而已,这没有人能够问的这个问题,这菩萨就是大菩萨,你有想到这个问题吗?对不对?众生的心是直线的。
【注释】“圣亦不如是见,如事妄想”:圣人亦不如是生分别见,亦不随幻化所现染事而生妄想分别。“不以自相境界为境界故”:由于圣人不以自心所现幻染相之境界为真实境界故。“彼亦性自性相,妄想自性如是现”:然而彼诸圣人亦实见诸法有圆成实性自性相,若如是者,则妄想自性亦如是而于圣智中现。如是则变成说:圣人亦(也)有妄想!以有所见即是妄想,如前所说。“不说因无因故”:而世尊并不说凡与圣之境界为有相异之因,“相异”就是差别,由分别心显露出来的,叫做“相异”,差别的意思,所以这个世尊并不说,凡与圣之境界,为由分别心产生的相异之因,或者是无相异之因,讲“相异”“不相异”都不对星罗棋布造句,因此我说:圣人亦(也)有妄想,如是圣人即(就)堕成凡夫!以世尊不说凡圣相异因之(的)有无,因此,等于是世尊默许说(了):圣人亦见凡夫之所见者,亦即(也就是),圣人亦见凡夫的妄相,故亦(也)有妄想。为什么?分别心就是妄想,
“谓堕性相见故”:世尊为何不说?以世尊若说(不论是说有差异因、或者是无差异因,而令凡圣相异)便堕于诸法性相之分别见。因为空无自性,不可说有蒙阴信息港,也不可说无,“异境界,非如彼等,如是无穷过”:世尊若说:圣人所行者,为异于凡愚之境界,非如彼等凡愚之妄想分别,世尊若如是说,则有无穷之(的)过失。何以故?以圣人之境界既不同于凡愚,而一作如是说,即(就)是落入心有所分别,若圣人与凡夫有分别,则圣人便是心中有妄想分别,如是岂非凡圣皆为有妄想分别?如是则染净、凡圣、一切法皆败坏,岂不是有无穷之过失吗?
【义贯】“世尊”,一切“圣”人“亦不如是”生分别“见”,亦不“如”幻化所现染“事”而生“妄想”分别,此为由于圣人“不以自”心所现幻染“相”之“境界为”真实“境界故”。“世尊,”然而“彼”诸圣人“亦”见诸法有圆成实“性自性相”,若如是者,则“妄想自性”亦“如是”而于圣智当中显“现”,一落入分别,就是妄想,即圣与凡皆(都)有妄想;何以故(为什么呢)?以世尊并“不说”成凡或作圣,为有相异之“因”,或并“无”相异之“因故”。为何不说凡圣之因为有、为无?“谓”若说有无者,则“堕”于诸法“性相”之分别“见故”。若世尊说:圣人所行者,为“异”于凡愚之“境界,非如彼等”凡愚之妄想分别,世尊若作“如是”说者,就掉入分别,则有“无穷”之“过”失。(以圣人既有别于凡夫,则是圣人自心亦(也)有分别,新宏基家具如是则凡圣同有妄想分别,一切法则乱、坏。)那么凡跟圣就分不清楚了。
【世尊,不觉性自性相故,世尊,亦非妄想自性、因性自性相,彼云何妄想非妄想,如实知妄想?】这一段没人看得懂,所以我就说,前面的内容很难,后面剩下的不简单,就是指这一段,剩下的也不简单,难的我们已经讲完了,剩下的都是不简单,就是这一段。所以听这个《楞伽经》的,他的推论逻辑性要很强,头脑智商要很高,一下知道佛在讲什么。
世尊!说:不觉,凡夫根本就不觉知圣人所知道,所了悟的圆成实自性的自性相,第一个“性”就是圆成实自性,世尊!凡夫根本就不能觉知,圣人所知道,所了悟的圆成实自性相二婚不愁嫁,所以凡夫也实在说,也没有妄想分别,因为不觉知,不落入分别,凡夫其实是没有能力去分别的,没有智慧,现在大慧把它凑在一起,说:世尊!凡夫根本就不觉知圣人所了知的圆成实自性相,那么所以这样讲的话,凡夫根本就没有妄想分别,因为“知”才有妄想分别,“不知”当然无从分别,既然无分别,就应当不会产生妄想,世尊!亦非妄想自性、因性自性相,世尊!“亦非”就是你也不能这样讲,说妄想自性是由比较来的,比较什么呢?因性自性,是因为圆成实自性,是因为比较圆成实自性而来的,圆成实自性只有圣人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世尊!您也不能这样讲,这个妄想自性是由比较于,是因为比较于圆成实自性,相比较而来,因为有圆成实自性,而产生妄想自性,因为妄想自性,而知道有圆成实自性,对不对?您也不能这样讲,妄想自性是由比较于圆成实自性而来的,底下就解释,为什么呢?这大慧还会自己说明,为什么咧?
那么,彼凡夫如何能够知道,妄想本身非妄想?如果不比较又怎么样知道,妄想本身实在不是妄想,因为彼凡夫云何能够知道,妄想实在不是妄想,而能如实了知,怎么样?如实了知妄想所起之端呢?连妄想的本身都不知道是妄想,而怎么样能够如实了知妄想呢?“彼”就是彼凡夫,那么彼凡夫,“云何”就是如何,那么彼凡夫如何能够知道,妄想的本身,实在根本就空无自性,非妄想,而能够如实了知妄想所起之端,因为他们没有圆成实自性。解释一下,世尊!凡夫不能觉知圣人所知的圆成实自性的自性相,所以凡夫,严格说,他也实在是没有妄想分别,因为“知”则有妄想,知有分别才生妄想,现在“不知”就无从分别,既然无分别无量道尊,应当不会产生妄想了。世尊!您也不能说,妄想自性是由比较于圆成实自性相而来的,因为圆成实自性只有圣人有,凡夫根本不能觉察到圆成实自性,那么现在请问世尊,彼凡夫又如何能够知道,妄想本身实在是空无自性,根本不存在有妄想?而能在动念立刻知道,而能如实了知妄想的开端。
【注释】“不觉性自性相故”:谓凡夫以不觉知圣人所知之性自性相。“亦非妄想自性、因性自性相”:既不知有性自性相,则不可说“妄想自性”是由“性自性相”而生。“因”,就是由于。以知则有分别,有分别方(才)生妄想;现在凡夫连知都没有,(今不知:)则无从分别,既不分别,应不生妄想。“彼云何妄想非妄想,如实知妄想”:彼凡夫人云何能知妄想实非妄想,而能如实了知妄想所起之开端呢?
【义贯】“世尊,”凡夫以“不觉”知圣人所知之“性自性相故”,故实在是无(没有)妄想分别;“世尊”,因为凡夫既不知有圆成实自性的自性相,则“亦非”可言凡夫之“妄想自性”是“因”为对“性自性相”起分别而生的,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有圆成实自性以不知道有圆成实自性则(其实)是无从分别之。若如是者(那么这样讲的话),则“彼”凡夫之人“云何”(怎么样)有办法觉察到,“得知”就是觉察到妄想,根本就没有妄想的存在,能得知“妄想”实“非妄想”,而“如实”了“知妄想”所起之端?
【世尊,妄想异,自性相异。世尊,不相似因妄想自性相,彼云何各各不妄想,而愚夫不如实知?】
说:世尊!凡夫每一个,这些凡、外、权、小,凡夫、外道、权、小乘,凡夫每一个人妄想的分别,有种种的差异,自性相异,当然他所见的自性相,也各各差异,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凡夫每个人的妄想都不一样,“差异”就是分别有种种的差异,当然所见的自性相,也各各不同,因为妄想不一样。说:世尊!不相似因妄想自性相,“不相似因”就是凡夫、外道,邪道、外魔、邪见人,或者是小乘人,凡、外、邪、小的种种见是不一样,“不相似”就是相异之因,因为凡夫、外道、邪见人、小乘人,因为起点不一样,这个因,所以令种种的妄想,所现的这个法的自性相,有种种的差别。叫“不相似因妄想自性相”,意思就是:种种差别的异因,凡、外、邪、小种种差别的异因,所以令种种的妄想所现的种种法,自性相有种种差别。
所以,你看迈克吴,《楞伽经》完全贯串不出来,少了多少字啊!彼云何各各不妄想,“彼”就是一切法,彼一切法本来不存在有妄想分别,为什么本来没有妄想分别?各各不生妄想分别的诸法,彼云何各各不妄想,彼云何,彼一切法本自不生妄想,云何各各不生妄想的分别诸法,这问题来了,却能令愚夫产生不如实知,而生种种的妄想?就是却能令,那个本来不生妄想的一切法,而却令愚夫(愚痴的凡夫),不如实知而生种种的妄想,为什么?没有妄想的外境,却让凡、外、邪、小所产生的妄想各各不同,因为他有相异之因嘛!
整段贯串一下,说:世尊!妄想异,就是凡夫每个人,他的妄想分别,都有一些差别、差异,既然妄想有分别差异,当然所见到的自性相,也一定有差别相异之处。世尊!“不相似”,就是这相似的因,凡、外、邪、小种种见不一样,所以因此令种种的妄想所现的诸法自性相,有种种的差别,所以这差别在“妄想”,彼云何各各不生妄想,那个本来不生妄想的分别的法,本不分别的诸法,却能令愚夫不如实知,而生妄想。外境本来是空性的,没有叫你去产生种种的妄想,那个没有妄想的外境,却能令种种的凡、外、邪、小的愚痴的人,产生不如实知,又不如实知,没有办法见到真如,实知而生种种的妄想。
【注释】“妄想异,自性相异”:由于愚夫之妄想分别有异,则其所见之自性相亦各异。“不相似因,妄想自性相”:“不相似”,即(就是)相异。谓:这是因为众生各依不相似(相异)之因,故令自心妄想所现之诸法自性相,有种种差别。“不相似因”,如凡外邪小之种种见皆不同。“彼云何各各不妄想,而愚夫不如实知”:“彼”,指一切诸法。谓彼一切诸法本身本来各各皆自不生妄想分别,而作是念言:我等为一为异、为常为断等;诸位!你看看,什么外相会自己会讲话?你什么时候看到会讲话?然而彼自不分别之(的)诸法,如何却能令诸愚夫堕于不如实知,而生妄想?简言之:自不妄想之诸法,云何能令众生生妄想?底下,这一句话可就是重要,修行就抓住到根本了,这可见妄想在于人黄岩中学,不在于外境的法;在心,不在境。你要能体悟出来,你就打开了智慧的钥匙,你这只钥匙就拥有入场卷易乐游,你要入于智慧的心,你就知道了,万法唯心,你找到了这只钥匙了,因此,若心静则境寂,人法双忘。
【义贯】“世尊”,由于凡夫之“妄想”分别有所差“异”,故其所见之诸法“自性相”亦各“异”(心异则所见境异)。“世尊,”这是因为众生皆各依“不相似”(相异)之“因”去取著,所以令自心“妄想”所现之诸法“自性相”有种种差别(或现一相、异相,或现断、常、有、无等等相)。“彼”一切诸法,“云何”本来皆“各各”自“不”生任何“妄想”分别,谓我等为一、为异、为常、为断(法本无言),这些法什么时候告诉你,我是异、是一、是常、是断,这些法什么时候告诉你,没有,“而”却能令诸“愚夫”堕于“不如实知”,以致生种种妄想分别?这岂非因与果不相当?(以因性不妄想,果性亦(也)应不妄想,才相当。)这一句话重点在告诉你,所有的问题,在你内心里面安种种的见,为什么不立知?不立凡夫知?不立外道见?不立邪见的知?不立小乘的见?是为什么?凡有所知、有所见,就是妄想。为什么说: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有意见就)叫做“头上安头”,若有所知见,就是头上安头,法本来就没有种种的妄想,所以我们所过的日子,就是头上安头的日子,不停地妄想,不停地分别,不停地执着,问题在你自己。好!现在问题既然找到了,答案就是说,你想不想成佛啊?想!那就放下这些知见,放下这些知见,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放下凡夫的知见,放下外道的知见,放下邪见的知见,放下小乘的知见,放下有见、无见、常见、断见、一见、异见,统统放下,契入真如。好!再一个关键,关键就是说,你要过清净心?还是要过头上安头的日子?当然要过清净心的日子,清净心就是万缘放下啰!知见本不存在,何况它的体性本来空。
843页【然为众生离妄想故,说如妄想相,不如实有;世尊,何故遮众生有、无有见事自性计著,圣智所行境界计著,堕有见?说空法非性,而说圣智自性事?】
然为了众生离一切妄想,而佛说如自心所现的妄想相,皆不如实而有,这是世尊讲的,世尊何故,世尊不允许,就是遮止的意思,世尊!何故你遮止了众生,“遮”就是不允许众生着于有见、还有无见,依于有见或者是无见,事自性计着,诸位!世尊以前说法都一定破除有跟无,或者是世、出世间法,佛法与非佛法,意思就是:世尊要一切众生,不要对幻事起种种计着有跟无,见事自性计着,可是呢?世尊又在另外一个地方说,我们圣智所行境界计着实有,“计着”就是实有,佛又在另外一个角度,别外一处说:我们的圆成实自性,自觉圣智确实是存在,圣智所行处又是实有,令众生又计着,反堕于有见,因为圣智、自觉圣智确实是有,又令众生计着反堕于有见,世尊又在另外一个地方说,连空法非有性也空无自性,世尊!连空法都空无自性,又让一切众生堕于无见,一下子说圣智所行事计着实有,又令众生堕于有见,现在连空法也非有自性,也空无自性,又令人堕于无见,而后又说圣智自性事确实存在,有一个圆成实自性,这样反来覆去,反过来,反过去,到底何去何从?何依呢?何依,何所依靠呢?
好!我整段把它贯串一下,听师父讲的印象会深,然世尊常常为众生离一切的妄想而说,世尊说:自心所现的妄想相,都是不如实而有的,世尊是这么开示的,而世尊从以前到现在,何故?都为什么一直遮止众生依有见和无见?因为有、无都是妄见,事自性计着,也就是说:世尊不允许众生落入有见、无见,世间法、出世间法,种种佛法、非佛法的种种事自性计着,那么自性计着不是着、就是着无,可是呢?世尊一下子又在别处说,圣人的智慧所行的境界是实有的,又让众生计着,反令众生堕落于有见,世尊又在另外一个地方说,空法也是空无自性,那么连空法都空无自性,又令人雾里看花,堕入无见,一下子堕入圣智所行事境界实有,令人着有,一下说空法,连空法也空无自性,又令一切众生落入无见,而后又说圣智自性事,确实我是自证自觉圣智,我证得,确实有实事,有这样的境界为实有,又堕于有见,一下叫人家放下有跟无,一下说圣智是实有,一下说连空法也空,又说无,一下子又说圣智事是确实存在,又说有,世尊一再自语相违,为什么?一下子叫人家放弃有、无,一下又说着有,一下又说空法无,一下又说圣智自性事是有,叫人放弃有、无,一下着有,一下又空,为什么世尊一再说,反来覆去,自语相违呢?
【注释】“然为众生离妄想故,说如妄想相,不如实有”:然佛说法,皆为欲令众生得离于妄想,了知诸法皆非实有,而说如自心妄想所现之一切相,皆不如实而有。“何故遮众生有、无有见事自性计著,圣智所行境界计著,堕有见”?:“遮”,就是遮断、遮止,令不起。“有、无有见”,即(就是)有无二见。“事自性”,则是指世间及出世间种种事,佛法与非佛法。此谓:世尊何故遮止众生令不依有、无二见,因此不对世出世间种种的幻事之自性起计著为实有实无——然后,却又于别处说圣智所行境界为实有,令人计著,因此反而堕于有见?“说空法非性”:谓世尊又说空法亦非有实自性,而令人又堕于无见。以若连空法都无,则一切法皆都无。“而说圣智自性事”:而后却又说佛确实有这样境界,那一种境界呢?圣人的智慧自性事为实有,“实有”就是存在,确实存在,存在就是有啰!复令人堕于有见。
【义贯】“然”而佛说法皆“为”欲令“众生”得“离”于“妄想”,了知诸法皆非实有“故”,而“说如”自心“妄想”所现之一切“相”,皆“不”是“如实”而“有”;既然如是,则“世尊何故”要先“遮”止“众生”妄想,令不依于“有、无有”之二妄想“见”,致令不对世出世间种种幻“事”之“自性”起“计著”;然后世尊却又于他处说“圣智所行境界”为实有,反而又令人“计著”,因此复“堕”于“有见”之妄想,此为何故?世尊又“说空法”(之理)“非”有自“性”(空法亦空),因此再令人堕于无见之妄想;“而”后世尊却又再“说圣智自性事”为如实而有,复令人堕常见妄想,世尊云何一再自语相违?
【佛告大慧:非我说空法非性,亦不堕有见说圣智自性事;然为令众生离恐怖句故,众生无始以来,计著性自性相,圣智事自性计著相见,说空法;大慧,我不说性自性相。】
佛的回答,真的是佛,这一句话无懈可击,也只有大慧能够问这些问题,也只有佛能够回答到实在是没有话说,看看佛怎么回答呢?佛告大慧,非我说空法非性,并不是说我说空法非有自性,而就落入断灭见,不是这个意思,我也不说不会堕于有见,而说圣智自性事,我也绝对不会说,我讲了这个圣智自性事,就说我堕于有见,而我说空法又堕于无见,我从来不堕入有见、无见,所以说,非我说空法非有自性而堕于断见,也不堕于有见,才说这个圣智自性事,我说法绝不着有,绝不着无,而佛所说法,只是为了什么?“然”就是然而,都是为了令众生,离于对菩萨法甚深的究竟法生恐怖句,诸位!恐怖一生,就远离摩诃衍了,就远离大乘了,就成佛无望了,在这里,师父提出一个警惕大家,如果对方暂时,或者是不能接受大法,最上乘法,我们也不能一手推开他的因缘,不能断他的佛种,因为只有摩诃衍、大乘,让我们成佛,让众生成佛。他生恐怖句,说:哇!修行这么难,太难了。
所以如果没有因缘契入究竟的至圆至顿,我们也不可以一手推开来,简单讲,保持一个连续,制造一个善的因缘,就等嘛!就等待因缘嘛!是不是?就像师父举的那个粽子,让粽子慢慢退冰,退掉我执、法执,听经闻法,修行是点滴的功夫嘛!在有一天,一蒸下去,一蒸就熟,你现在一下子让众生恐怖了,他就离开摩诃衍了,所以,然为令众生离于恐怖,因为一恐怖就远离,恐怖一生就远离了大乘法,那么就成佛无望了,所以这一个,底下重点,因此佛用种种的善巧方便,启示真理,来开示这个真理,众生因为无始以来,计着诸法性自性相,诸法,“性”就是诸诸法,自性相,诸法有实自性,还有自相,计着一切法有实自性还有自相,圣智事自性计着有无相见,也对这个圣智事自性计着,认为是有或者是无,由于为令彼众生离于有无见,因此说究竟真空之法,当我说空法,也绝对不会落入断灭。底下,世尊这一句就是最圆满的,我~不说,加一个“实”,补一个“实”,我实不说一切法自性相,后面补四个字“为有为无”,我不说性自性相为有为无,我实在不说一切法自性相为有为无,补这两个字进去,这样子,整句就看得懂,一切法自性相,到底有,还是无,因为以法离有无,所以不可说嘛!
整句把它贯串一下高圣元,佛告大慧,非我说空法非性,我,并不是我佛陀,讲到空法就落入断灭的,我说空法非有自性,也不会落入于断灭见,无见,我说法也绝对不会堕入有见,才说这个圣智自性事,但是佛是大慈悲心,只是为了令众生离于对大乘法的恐怖,如果对大乘法恐怖,则远离摩诃衍,远离摩诃衍,则成佛就没有希望了,因此佛用种种的方便善巧启示真理,为什么?因为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太可怕了,就堕入一切法确实有实的实际的自性相,为实有法,实有自性相,哪一个众生不是堕入这个啊?看到什么就确实认为那是真的啰!圣智事自性计着相见,也就是说:圣智事自性相,把它计着说有无,圣智事如幻,是如幻,了一切法如幻的,不可说有,也不可说无,说:圣智事自性计着有无相见,因此对于圣智事计着有、或者是无,现在佛陀就是说:为令彼众生离有、无见,因此说究竟的空法,究竟的空法,说空法,就是究竟的空法,说:大慧,我不说性自性相,我根本实在不说,一切法的自性相为有、为无,我讲“有”就落入“有”,我讲“无”又落入“断”,所以一切性自体相为有、为无,是错误的,就落入分别心,以法离有无故,所以法本离言,不可说。
【注释】“非我说空法非性”:并非我说空法非有自性,而堕于断见、无见。“亦不堕有见说圣智自性事”:亦(也)不是因为堕于有见,而说圣智自性事。“然为令众生离恐怖句故”:然为(而)令众生离于对甚深法之恐怖故,因而以种种方便而曲示真理。“众生无始以来,计著性自性相”:以众生自无始以来,即(就)遍计执著诸法之性自性体相为实有、实无,以此执著故,若闻诸法实相为离有无,即生恐怖:著有者恐怖空,著空者厌有。着空就是指二乘人,着空者厌有,这是指二乘人。“圣智事自性计著相见,说空法”:于圣智事之自性计著起有、无相之见者,为令彼离于有无见故,因此说究竟真空之法。“我不说性自性相”:是故我实非说一切法性自性体相为有为无,以法离有离无,故不可说。
【义贯】“佛告大慧:”并“非我说空法非”有自“性”,而堕于断见、无见;“亦不”是因为“堕”于“有见”,而“说圣智”所知诸法“自性”之“事;然”而我“为令众生离”于“恐怖”诸法究竟实相之“句故”,而以种种方便,曲示真理,这为什么呢?以(因为)诸“众生”自“无始以来”,很可怕,遍“计”执“著”诸法“性自性”体“相”为实有、实无,若闻实相离相,离于有无,则生恐怖(以上为对世法起计著者);又有众生,于“圣智事自性”起“计著”有、无“相”之“见”,我即为之“说”究竟真“空”之“法”,令彼离于对圣事起有无之妄想计著(以上是对圣法起计著者);所以佛陀说法,令离于世法、出世法,统统离,是故“大慧,我”实“不说”一切法“性自性”体“相”,为有为无,以法本无言离于有无,法本不可说故,故不可说。
847页【大慧,但我住自得如实空法,离惑乱相见,离自心现性非性见,得三解脱,如实印所印,于性自性,得缘自觉观察住,离有、无事见相。】
这一段是佛告诉大慧,我彻见了诸法的自性相,彻见所证的法性,所以我作如是说,是从自性清净心,自觉圣智流露出来的,不是靠语言的,说:大慧,但我住~,“住”就是安住于,我安住于哪里呢?自得圣智如实的空法,我证得一相,证得无相的真空法,绝对的真如法,当我证得一相无相的真空法的时候,佛陀是离于妄想惑乱相,“见”就是邪见,离惑乱相见,离于妄想的惑乱相的邪见。接下来,佛陀说:如来是离于自心分别所现的有见或者是无见,意思就是:如来不会落入有见、无见,因为如来离于有见、无见,所以这一句是说:如来离于自心分别所现的有见、还有无见,因为如来得三解脱,如实印所校园魔王印,真如,“实”就是实际,佛达到彻见诸法的性相,彻见所证的法性,所以是真如实际的法印之所印,意思就是:一点都不错,错不了,没有任何的误差,我确实证到唯一实相,彻见诸法的性相,彻见所证的法性,真如实际的法印之所印定,确定不错,“于性”就是于诸法之自性相,统统来自一颗自觉圣智流露出来的,得以缘,因为是依仰仗于自觉圣智任运观察安住,离有、无事二见之相,离有见、无见二见之相,是故佛不说诸法自性相为实有或者是实无。
整段把它贯串一下,说:大慧,我教你离有无,是怎么?建立在什么呢?是建立在,安住在如来自得的圣智,如实的空法,我彻证到诸法一相、无相的真空法,如来离妄想之惑乱相的邪见,如来也离于自心分别所现的有见、无见等,如来得空、无相、无愿三解脱法,是真如,是实际法印,法界空无自性,我以此如实实际的法印,印定所印,决定不谬,一点都错不了,唯一实相。于性自性,于诸法之自性相,皆得以缘自觉圣智任运观察,安住在自觉圣智,万法都是从自觉圣智流露出来的,而自觉圣智离有、无事,就是二见,有见、无见这两种知见之相,是故佛说法,我绝对不会说自性相到底为实有或者是实无。
【注释】“我住自得如实空法”:我安住于自得圣智、如实真空之法,亦即(也就)是本住毕竟妙空。此为证真。“离惑乱相见”:即(也就是)不堕一切邪倒,常居中道。亦无中道之相,常居中道,一定要后面再补“不落中道之相”,常居中道,不落中道之相,“中道”只是一切无所住的意思。如果你说还一种东西“中道”,那就完了,离两边就是中道,若着“有一个中道”,此“中道”就不是中道,此为离妄。“离自心现性非性见”:“性非性”,有性无性,亦即(也就是)有、无。谓离于分别自心所现之法为有为无之妄想见。此为达境唯心。
“如实印所印”:彻见所证之法性,皆为真如实际之法印所印定无误。“印”者,吻合,印证。亦即(也就是)证明是一,唯一实相。所以真正的如来的究竟法,唯证相应故。为什么证量的解脱境界,只有结果,没有如果?又不能用猜的,“如果”就是,如果怎么样……怎么样……那就是用猜的,只有结果,“结果”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任何的猜测的,如果有人告诉你说,嗯!我可能开悟了哦!那就是没有开悟,如果有人告诉你说,我差一点点就开悟,这样也是没开悟,你那个差一点点,就是差很多。“于性自性,得缘自觉观察住”:于诸法之性自性相,得缘自觉圣智,而任运观察安住。“离有、无事见相”:离于有、无事二见之相。
【义贯】“大慧,但我”则安“住自得”圣智“如实”真“空”之“法”,证于一相无相、“离”于一切“惑乱相”之邪“见”、倒见,及“离”于分别“自心”所“现”之法为有“性、非”有“性”之妄想“见”;以如是证真、离妄、达境唯心,故证“得”一切法性毕竟空寂、无相、无愿之“三解脱”门,得已,彻见所证得法性皆为“如实印”(真如实际之印)“所印”定不谬。于是“于”一切诸法之“性自性”相,皆“得”以“缘自觉”圣智而任运“观察”及安“住”,因此毕竟“离”于“有、无事”二边“见”之行“相”;是故我实不说诸法自性相为实有实无。
【诠论】此节为佛依自证而释成不堕有无的原因。“自证”哦!所以在座诸位!这个就重大启示了,重大的启示就是说,佛法,它是实证的东西,不是空谈理论的,佛教你离一切相,离一切言说、语言、一切思惟,达到不可思议,就是除了唯证相应,所以因言遣言,用这个语言来遣除这个语言,因为言语,让你体悟到佛的无生的理,慢慢、慢慢、慢慢…引导,慢慢这样引导,很辛苦的,所以大悟见性,就是我们的目的、目标,现在都是在等待因缘,所以如果你悟明了心性以后,八大宗派,你修什么宗派,那么你都会成就,你就不会说,一定要把这个念佛,把那个禅宗的即心即佛拿掉,诸位喔!你要了解佛的说法,佛一辈子说法,几年?佛说法四十九年,我现在问你,佛说法四十九年,佛讲般若法,讲几年?二十二年,这样,你了解了吗?这个“般若”有多重要,佛说法四十九年,竟然讲了“般若”,讲了二十二年,你能够把佛教八大宗派这个最重要的般若拿掉吗?只有念佛可以解决问题吗?这个就是大问题了。
所以,我们众生因为不看经典,因为可能大家也很忙,所以,也不了解说佛的本意是什么?本心是什么?所以就是用猜的,猜来猜去,猜来猜去,都猜不着啊!你想想看,你今天要念佛,师父不反对,你要诵经,师父赞叹你,但是记得,要用般若智慧,四十九年除以二,多少?接近二十四五,二十四点五,就是接近二十二年,释迦牟尼佛一辈子讲法四十九年,用一半的时间讲“般若”,你能够忽视它的存在吗?只有念佛,不听经闻法,不是少掉这个区块吗?你知道吗塘沽二中?佛说法二十年般若谈啊!开智慧有多么地重要啊!喔!所以这修行,怕走错路、走弯路、走岔路,你亲近哪一个长老、哪一个道场,我们都不管,统统要依法,师父这里,刚好我又肯吃苦耐劳,我也肯分享这个法,我又看得懂,放着也没用,就分享出来,你就知道这个法有多重要,不然就算你搞一辈子,你也搞不来的,这如果没有人讲解,你怎么有办法了解咧?对不对?
有一个人来请一本《楞伽经》,说:你不来听?我自己回去看,看?你看得懂吗?你真的看得懂?要不然换你上台来,没那么简单,对不对?没有那么简单,这就知道,听经闻法,你虽然看注解,可是你不晓得它的含义啊!经过师父这样诠释以后,贯串、举例子,啊!听法还是最重要,直接了当嘛!对不对?我告诉你,光是楼下的跟二楼的就有差别,跟你讲正经的,这个有调查过,高中生啊,如果要考大学的高中生,坐在前面一半以上的,考上大学,好的国立大学的,比例特别高,因为他面对老师,他不会打瞌睡,打瞌睡啊!坐到一半,后面的那些,考上国立大学的比较少,不是绝对啦!经过这样试验调查,所以在经过试验调查,坐在一楼的人,他的深刻印象,直截了当,再怎么笨的,也要坐来楼下,欸!但是,大智慧的人都坐在楼上,师父比较看不到,看是要上厕所还是做什么都很方便,都很方便,所以简单讲就是说:有人来讲说,师父!我有一次在三楼看您演讲,看见您的影像,看、看…有一点想打瞌睡,因为也没有人管,我来楼下一楼,那一堂课就真的完全不一样,在单刀直入,看您的表情,师父!您六根都会说法,扬眉瞬目都是禅意啊!真的,坐楼下真的不一样,所以下一堂课,拜托二楼的都坐到楼下来,欸!真的不一样,所以坐在楼下的人,他听了,哇!那个印象特别地深,坐在楼上,那个印象就不够深刻。
因为讲到这里刚好一个段落,那么我们6月8号休息,然后6月15、16我们再见面,我们预计7月21日,一定会讲完,如果按照这种速度,我现在最怕什么?最怕生病,我现在最怕生病而已,因为这个是一辈子的愿力,我一辈子的愿力,《楞严经》加《楞伽经》,修行不后悔,如果有人这一辈子,把《楞严经》跟《楞伽经》好好的研究,一切经典没有办法超出这个范围,《华严经》它是发挥事事无碍法界,那么《阿含经》,不净、苦、空、无常、无我,大乘经典的般若,你看,统统包括在这里面,《楞严经》加《楞伽经》,只是浓缩与发挥大小而已,所以《楞严经》跟《楞伽经》,师父一辈子的愿力,那么这个《楞严经》,很多人讲,那么很多人都是,像净心法师讲台语的,心田法师讲台语的,如本法师讲台语的,敬定法师也讲台语的,都是讲《楞严经》,所以《楞严经》很多人讲,没有人讲国语的,所以说:为什么要讲这个法?也就是因为闽南语它是区域性的,台语它是区域性的,国语是世界性的,波力斯卡所以如果你要利益无量无边众生,你就是一定要这样,所以讲《楞严经》,目前讲起来,只有师父用这个国语讲,《楞伽经》就不一样,从有佛出世以来到今天,没有人彻底地从第一字讲到最后一个字,注解有二十几种,注解很多人写,但是讲,没有,一个都没有。
这个《楞伽经》中间消失了四百年,我们还感谢苏东坡跟佛印禅师,因为佛印禅师叫苏东坡抄,后来才被发现,中间沉寂了四百年,所以我看这个电影,“达摩大师传”里面,这个达摩大师,拿一本经典来到东土汉地,拿了这本《楞伽经》,《楞伽经》到底讲什么?你晓不晓得,我在南普陀佛学院的时候,打开那个《楞伽经》,因为那个时候,经教上还有一点点还没办法,再来,心性还在参,看到这个《楞伽经》就说:这只有鬼才看得懂,这谁看得懂呢?然后注解打开,喔!这个还是没办法,怎么会这么深的经典呢?你知道吗?这个我出家已经六年的佛学基础了,还是没有办法啦!再来慢慢、慢慢的《楞严经》,慢慢的熏习,才到今天,有办法上台讲这个《楞伽经》,换句话说:从有佛出世以来,到今天为止,我第一个人把《楞严经》跟《楞伽经》,从第一个字讲到最后一个字,(众鼓掌)没有,这大家的福利、福报,大家的福报。好了!那么十五号、十六号上课
诸位!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消灾在座诸位法师、消灾在座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回向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好!下课!(未完)
慧律法师楞伽经一二三四目录 01-107(未完)
楞伽经107:二乘人以味着三昧,饮寂灭酒,睡无为床,所以乃至劫尽也醒不过来
楞伽经 108:每一句话都代表业力的因果,你绝对守口如瓶,学佛道首重要结善缘
楞伽经 109:无明为父,贪爱为母,贪爱一次就滋润这个业又一次
楞伽经 110:音声它是一个重要的果报,我们讲话的当中要用柔软语、安慰语
楞伽经 111:一个人如果不能记取以前的错误,他就会被因果重复地惩罚
楞伽经 112:学佛要有保任的功夫,契入无漏界的人不受语言、文字的影响
楞伽经 113:如果你不执着外境,心中就没有妄想,什么事都没发生
楞伽经 114:能离一切名相的妄想,就达到每一个人修行的终极目标
楞伽经 115:一个人在一个善知识、一个道场的座下能够安住,那个是最猛的
楞伽经 116:你跟着外面的相变那是识,如如不动就是智,修行就抓到这一点
楞伽经 117:我们现在所有的善巧方便法都是一种生灭的东西,统统没有抓到重点
楞伽经 118:你的敌人是从你的妄想创造出来,你的敌人在你的内心深处


返回顶部